標籤
共 41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綠色和平1月28日公布臺灣人食用海鮮「塑據」,依據文獻資料推估,臺灣每人每年平均經由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一根1.05公克的塑膠吸管。 專家強調,從此不吃海鮮並非問題解決之道,畢竟就連鹽巴、啤酒與飲用水等都被驗出含塑膠微粒。綠色和平呼籲,應從源頭落實塑膠垃圾減量,同時批評限塑政策失靈,國人塑膠總用量在十年間反增22.8%。 綠色和平建議,環保署應立即採取下列措施:將外帶與外送納入管制對象、提高限塑收費與獎勵優惠、推動重複使用的循環模式,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
有愈來愈多的太空任務將來自外太空的物質帶回地球,這讓謹慎小心的太空機構開始建立高安全等級的生物安全實驗室,以保存這些珍貴的太空貨物。 在一個晴朗的12月早晨,一群科學家跟隨著歸向訊號進入偏遠的澳洲沙漠,收集來自外太空的珍貴物質。這個鞋盒大小的太空艙是日本隼鳥2號(Hayabusa2)任務的一部分,裡面裝有來自龍宮(Ryugu)小行星的岩石和塵土。龍宮小行星富含碳質,可能帶有建造生命的基礎原料。為了使樣品能夠維持在原始狀態,太空艙被送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JAXA)的地外樣本管理中心(Extraterrestri...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臺美研究團隊今年8月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內容指出奈米級塑膠微粒,除了降低海洋浮游植物的存活率,也會刺激海洋浮游植物產生高蛋白且具黏性的分泌物,加速塑膠微粒聚合,學者為這些聚合體,提出一個新名詞:「海洋塑膠雪花」(Marine plastic snow)。 研究認為,這些與周圍的海洋有機物、塑膠微粒所形成的較大聚合體,恐會增加塑膠微粒沉降海洋的速度與深度,影響表層及深層海洋生態系統;並推論塑膠微粒會更容易沾黏至胞外聚合物,被魚蝦等攝食者攝取,最終可能進入人...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由於新技術的問世,現在可以檢驗出累積在人體臟器中的微塑膠和奈米級塑膠顆粒。 從北極的積雪、高山的土壤到最深的海溝,現在微塑膠的汙染幾乎無處不在。微塑膠還會隨著食物和水被人吃下肚,或是經由呼吸進入人體,但是對人類健康到底會造成什麼影響目前還不清楚。 研究人員透過47個肺、肝、脾和腎來測試新技術 研究人員嘗試在人體器官中尋找微塑膠,目前已經能在組織中辨識出塑膠的化學痕跡。但是,此類微小碎片很難分離出來或是找出它們的特性,避免被空氣中的微塑膠影響實驗結果也是一個挑戰。 為了測試他們的技術,研究人員從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用組織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