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58 筆相關資料
中研院新冠肺炎快篩試劑與治療性抗體研發 (文章更新:2020 / 06 / 03) COVID-19疫情大爆發,各國盡力研發速度更快、更方便的快篩試劑。中研院團隊在短短19天內找到可檢測病毒抗原的抗體,可應用作為快篩試劑。不過,快篩和傳統核酸檢測有什麼差異呢?為什麼能在19天達到任務,背後有哪些生技平臺的貢獻?你知道抗體不只用於快篩,還可用來開發治療藥物嗎?中研院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代理主任吳漢忠,為民眾一一解惑。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歐盟執委員會綠色振興計畫正式公布,成為全世界重建經濟同時因應氣候危機的標竿,至少規劃上是如此。 當世界迅速面臨氣候混亂,歐盟的行動攸關數兆美元或歐元的振興基金是妥善運用或付諸流水。氣候變遷是全球危機,所有國家都必須有所行動,某些國家必須帶頭有所作為。 振興計畫預計創造100萬個綠色就業機會 並協助污染產業的工人轉業 美國總統川普的振興計畫削減了環境保護政策,最大汙染國中國的振興方案則支持燃煤發電廠。下一屆聯合國氣候峰會的主辦國英國幾乎保持沉默。 歐盟的計畫力求投資減排領域:兩年內,每年用於家庭能源效率和綠色供熱的資金為910...
自從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事件就層出不窮。父母該如何協助孩子理解? 仇恨事件令人不安,有些案例甚至讓人感到害怕。 在美國加州,有個孩子在路上抓住一名新加坡裔女性的手臂,對她說:「滾回你的國家,我爸爸就是被你害死的。」在紐澤西州,一群年輕人尾隨一對用嬰兒車推著一歲孫女的韓國夫婦,聲稱這三人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在英國,有個八歲女童對她最要好的華人朋友說,她的媽媽不讓她跟華人小孩一起玩了,因為他們都是「病毒帶原者」。 自從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爆發COVID-19疫情以來,這類事件就不斷增加。舊金山州立大學亞美研究中心(Asian-American St...
氣候變遷的危機加上一場突如其來的瘟疫,會讓Z世代年輕人在成年之後將世界引向何方?他們會開創什麼樣的未來?
奈米粒子也能作疫苗! (文章更新:2020 / 03 / 16) COVID-19自 2019 年底爆發,截至 2020 年 3 月 16 日,全球已有 16.9 萬人感染,超過 6500人死亡。因專家預測 COVID-19即將流感化,疫苗研發刻不容緩!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胡哲銘長聘副研究員,2019 年曾針對另一種冠狀病毒引起的 MERS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以奈米粒子模仿冠狀病毒,製成「MERS 奈米疫苗」。他將過去經驗應用於當前危機,目前已找出「COVID-19奈米疫苗」的候選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