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地震

共 17 筆相關資料

震後餘波
環境與保育|
Jan. 28 2020

震後餘波

許多人依然記得,也肯定聽過1988年的12月7日上午11:41分,亞美尼亞發生一場劇烈的地震,奪走2萬5千人的性命,1萬9千人受傷,還有530人無家可歸。這起地牛翻身摧毀了斯皮塔克、久姆裡(日後改稱為列寧納坎)、瓦納左爾(日後改稱為基羅瓦坎)、斯帖帕納凡以及阿胡良等地的房屋。時隔天災發生的26年後,依然有4千個家庭無家可歸,許多人至今仍住在臨時住所裡。 本作品來自《國家地理》攝影社群 Your Shot。

洞察號首度在火星上發現活動斷層帶!
科學與新知|
Dec. 30 2019

洞察號首度在火星上發現活動斷層帶!

火星上的隆隆地震源自科柏洛斯槽溝(Cerberus Fossae),顯示這個地質年輕的區域仍在活動並斷裂。

《超能力地球百科》地震
最新書訊|
Aug. 20 2019

《超能力地球百科》地震

地震 幾乎所有地震都發生在板塊邊界。這些板塊總是在移動,但邊界很少以相同的速度穩定移動。岩石因而受力,力量不斷累積,直到突然斷裂而釋放能量,這時就會產生地震。如果發生在海床上,就可能引發海嘯。  

NASA登陸器首度偵測到「火星地震」!
科學與新知|
May. 03 2019

NASA登陸器首度偵測到「火星地震」!

這是我們第一次在火星上記錄到地震,而且肯定不會是最後一次。

一場持續了50天的地震,為何眾人一無所悉?
環境與保育|
Feb. 23 2019

一場持續了50天的地震,為何眾人一無所悉?

「你可以稱這種地震為幽靈地震。」一位地質學家這麼描述稱為「緩慢滑移事件」的地殼構造現象。 時間回到2016年夏天,有一場大地震襲擊了土耳其西北部。這不是什麼稀奇的事,畢竟這個地區坐落在高度活躍的分支斷層網之上,所以以前就發生過一些非常強烈的震動。 但這場地震怪異的地方在於持續了50天,卻無人察覺。 根據《地球與行星科學通訊》期刊的一份新研究,這次震動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地震,被稱為緩慢滑移事件(slow slip event)。緩慢滑移不像「一般」地震那樣突然搖晃造成地殼破裂,而是沿著斷層做平緩的移動,不會如一般預期那樣釋放損害性地震波,亦即不會造成震動。 「你可以稱這種地...

地震會引起火山爆發嗎?科學家為此吵翻天
環境與保育|
Jan. 25 2019

地震會引起火山爆發嗎?科學家為此吵翻天

這兩大地質現象之間可能的連結,長久以來一直令科學家著迷但又意見分歧,看看最新的研究怎麼說。 夏威夷大島上,熔岩從基勞亞火山裂隙最東邊的普奧奧火山口噴出。 PHOTOGRAPH BY JIM SUGAR, GETTY 構造地震(Tectonic earthquake)是地球上最強而有力的自然現象之一,因此有時懷疑這會引起火山爆發並不令人意外。 地球的火山通常位於地震活動頻繁的地區。就如所謂的環太平洋火山帶(Ring of Fire),雖然字面上是環形,但嚴格來說這是沿著太平洋盆地板塊邊緣呈馬蹄形的區域。全世界有記錄的地震中,有90%是在這個區域發生的,而世界上75%的活火山也...

台灣地震知多少
環境與保育|
Jul. 14 2016

台灣地震知多少

台灣有幾條活斷層? 「地牛翻身」是古時台灣民間對地震的說法。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地震次數頻繁,每年平均約有18500次的大小地震。地震通常是由活動斷層地移動造成,所以要了解台灣的地震,就得先認識台灣的活動斷層。 台灣對於「活動斷層」的定義是過去十萬年內曾活動,未來可能再度活動的斷層。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簡稱「地調所」)最新公布的資料,全台灣共有33條活動斷層(見右頁圖),主要分布在台灣北部、西部和花東縱谷的平原與山區的交界地帶。長年從事田野調查台灣活動斷層的台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解釋說,地調所公布的活動斷層數字每年不一定一致,這是因為地質學家只能依據地表岩層...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