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50 筆相關資料
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上週三(12月21日)告別了洞察號探測器,任務控制中心在連續兩次嘗試與洞察號的連線中皆無法取得訊號,因此NASA宣布洞察號的電池已耗盡能量,但是它所針對火星深處的各種探測資料及數據將會繼續存在,成為人類的智慧財產。 洞察號探測器的高靈敏度地震儀總共在它的生涯中偵測到1319次火星地震,其中一些是由流星體撞擊引起的,藉由地震波的觀測資料,科學家能夠建構火星內部的成份及組成,例如:科學家確認火星的核心是液態的,地殼的厚度及密度也比過往認定的要小一些,並由三層不同的結構組成。 在今年年初,NASA利用早先安裝的機械臂及小刷子,清除了太陽能電池板上的灰塵,成功延長...
美國航太總署(NASA)在上週四的記者會上又發布了兩個異常明亮的極遙遠星系,這兩個特殊天體是在過去所發現巨型星系團Abell 2744的外圍區域,雖然這些星系都僅有銀河系的百分之幾大小。 這兩道遙遠的星光分別來自於大爆炸後4.5億年及3.5億年,其中第二個的紅移值約為12.5,又叫做GLASS-z12,代表著迄今為止所見最遠的星光;當天體離我們越遠,它們的光抵達地球所需的時間就越長,因此凝視遙遠的宇宙深處就像看到遙遠的過去,而且受到宇宙膨脹拉伸的影響,原先光線的波長也被拉伸成紅外光,而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的紅外光解析率比過往的任何...
9月26日,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簡稱DART)任務成功撞擊,該任務是為了測試小行星防禦技術的可行性,以避免大型太空岩石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儘管在目前為止可預見的未來裡不會有這樣的事件發生,科學家仍認為這項任務是有必要測試的。DART的目標是將雙衛一(Dimorphos)的軌道週期縮短至少73秒,但科學家希望能達到接近10分鐘的效果。 在10月11日的新聞記者會上,美國航太總署(NASA)發布了首批計算結果,DART超越了這些里程碑,將雙衛一原先近12小時的軌道週期縮短了32分鐘,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改變了天體軌道。當DAR...
美國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以其第一張海王星的圖片,展示了對太陽系行星的拍攝性能,不僅拍攝到海王星30多年來最清晰的光環,還包括全新的視野面貌。 自從美國NASA的航海家2號在1989年飛掠海王星時成為首個觀測到海王星的探測器以來,韋伯的新照片顯示出更清晰以及還沒有被探測到的行星環。除了幾個明亮狹窄的環,韋伯的圖像還清楚顯示了較弱的塵埃帶。 韋伯的近紅外相機(NIRCam)在0.6到5微米近紅外範圍對天體進行成像,所以海王星在韋伯看來並不是藍色的。事實上,除了有高空雲層的地方之外,由於甲烷氣體對紅光和紅外光的吸收非常強...
上週,美國NASA的朱諾號探測器在距離木衛二(歐羅巴)表面約350公里的範圍內飛掠,這是繼2000年伽利略號探測器後更近距離的觀察,並拍攝其表面高解析度的影像。 朱諾號任務於2011年啟動,旨在研究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在2021年成功完成主要任務後,研究團隊使用該探測器持續觀察木星的衛星,包括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一。 研究人員希望將這次與之前任務中木衛二的影像進行比較,以了解這顆衛星在過去幾十年裡有何變化。一般認為它有一層厚度約15到25公里之間的冰殼,厚厚的冰層下隱藏著一片鹹水海洋,估計有60到160公里深。這對我們尋找地球以外的生命來說是一件大事,因為液態水是所有生物的基...
JWST團隊在美東時間7月11日發布了SMACS 0723星系團影像;美東時間7月12日早上10時30分在NASA直播中發布又發布了四張影像,分別為WASP-96b光譜、南環狀星雲、史蒂芬五重奏(史蒂芬五重星系)、船底座星雲。 史蒂芬五重星系(Stephan's Quintet)位於飛馬座,由法國天文學家愛德華.史蒂芬(Édouard Stephan)於1877年發現。它以五個星系聚集在一起聞名,其中四個星系(NGC 7317、NGC 7318A、NGC 7318B、NGC 7319)聚集一起,圖中最左邊的NGC 7320則是位在前景的星系。在2022年7月12日N...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