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解碼自然

共 25 筆相關資料

黑暗中的吸引力
科學與新知|
Jun. 01 2023

黑暗中的吸引力

黑暗中的吸引力 製圖、撰文:迪安娜.馬克斯   龍舌蘭在過去至少9000年來,一直是中美洲文化、身分和傳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支持著農村社區和健康的生態系。現今在墨西哥,為滿足龍舌蘭酒和梅茲卡爾酒蓬勃市場的密集農作方式,正危及龍舌蘭的生存,並且破壞了它們與夜間傳粉者蝙蝠的主要連結。

頜之初
科學與新知|
Feb. 01 2023

頜之初

頜之初 在中國發現的新化石揭示了演化的關鍵點:有頜脊椎動物最早出現的時刻。 撰文:麥克.格雷許科   脊椎動物的演化過程中,上下頜的出現是最關鍵的階段之一,甚至比我們的水生祖先開始蹣跚登陸更重要。從咀嚼到發聲,上下頜對99.8%現存脊椎動物(包括人類)的生存至關重要。在古代的地球海洋中,無頜魚類曾經繁盛,但如今只剩七鰓鰻和盲鰻。 有頜類(即有頜脊椎動物)興起過程的豐富歷史紀錄,長久以來一直缺少最初那幾頁。但現在,在中國的岩層中,發現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有頜類完整骨骼和牙齒化石。 最近發表在《自然》期刊的四篇論文裡,由中國古生物學家朱敏帶領的科學家...

章魚的母愛
環境與保育|
Nov. 01 2022

章魚的母愛

章魚的母愛 交配完之後,雌章魚會用心照顧牠們的卵──有時可達數萬顆──作為臨終告別的儀式。 製圖:泰勒.馬吉雅柯莫 撰文:梅薩.舒瑪克   章魚的敏捷、聰明,以及解決問題和玩耍的能力讓人著迷。近海區的章魚物種大多可存活一年左右;體型最大且壽命最長的北太平洋巨型章魚或許能活到五年。 大部分的章魚只在生命後期繁殖一次,此時牠們進入長達數個月的衰老期,開始出現進食減少、協調能力下降、組織崩解甚至自食的現象。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為何?科學家認為,這種生長快速、競爭激烈的生物演化出體內自毀系統,在成體繁殖後引發死亡,好騰出生存空間給下一代。

超級能量
科學與新知|
Aug. 01 2022

超級能量

超級能量 核融合可提供豐沛的能量,而且不會加劇氣候變遷。前所未有的一項巨型實驗盼能對此進行測試。 撰文、製圖:麥可.格雷許科、傑森.特里特   在法國南部180公頃的土地上,有一項目標遠大的實驗器正在興建中:周圍有1萬公噸磁鐵環繞的一個環狀真空腔,那是由嘗試控制核融合(恆星能量來源)的多國聯合組織打造的次毫米高精度裝置。 理論上,核融合是夢想般的能源:充足且不會發生熔毀,沒有會讓地球升溫的碳排放和半衰期很長的放射性廢料。 目前正在建造的反應爐叫做「國際熱核實驗反應爐」(ITER),ITER在拉丁文的意思為「道路」。它的設計目標是促使氫核融合形成...

史上最早的森林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22

史上最早的森林

史上最早的森林 中國研究人員發現目前已知亞洲最古老的森林化石, 這片森林面積為25公頃,年代約為3億6500萬年前。剛出土的廣德木屬(Guangdedendron)生存的年代,樹木剛剛開始在世界各地扎根。森林的興起永久地改變了地球的大氣和氣候。 撰文: 史考特.艾爾德 製圖: 莫妮卡.塞拉諾   (點擊放大)

衝下巨浪
探索與冒險|
Apr. 01 2022

衝下巨浪

衝下巨浪 撰文: 伊芙. 柯南特 製圖: 迪安娜.馬克斯   神祕、難以駕馭。水流像是永無止境。大浪衝浪好手瑪雅.加貝拉只能用浩大的字眼描述葡萄牙納札雷海岸的巨浪。很難找到一道海浪的浪頭,也就是它將崩潰之處。她說:「它來自四面八方。」一道足以輾碎骨頭、奪人氣息的海浪讓她險些喪命。另一道巨浪則讓這位巴西女將打破女子衝浪的世界紀錄,然後她又征服一道22.4 公尺高、有如猛獸的滔天巨浪,締造新紀錄。 「就是很多很多水,」她回憶說:「而且不停流動,即使你人就在其中,那感覺就像持續下墜,就像從山的一側下滑。」 這些海浪在歐洲最大的海底峽谷(深約5 公里、長約...

群飛特技
環境與保育|
Oct. 01 2021

群飛特技

群飛特技 插圖:迪安娜.邁爾克斯 攝影:尼可.鄧洛普   在北半球的秋日或冬日抬頭仰望,有時能看見成群的椋鳥在棲木上方的空中盤旋。這種現象稱為「群飛」,此時成千上萬對翅膀同時拍打,發出類似呢喃的聲響。 攝影師尼可.鄧洛普估計,數萬隻椋鳥會聚成的隊形最寬處約0.5公里,而高度至少有100公尺。牠們轉換隊形的目的仍是個謎,也許利於覓食,或是為了防禦掠食者──但也可能反而會引起牠們注意。

太空颶風
科學與新知|
Aug. 01 2021

太空颶風

太空颶風 電子沉降、極光橢圓區,一個高度5萬公里、直徑2700公里的發光漩渦:這是地磁北極的颶風。 撰文、製圖:羅賓. 喬治.安德魯斯、傑森.特里特 插圖:馬克.加爾立克   發生於地球南北極的極光,其絢爛之美背後的原理已或多或少為人所理解,但它們有時仍困惑著科學家。舉個例子:當太陽風微弱時,地磁北極上方有時會出現一團模糊的極光,像一艘短暫即逝的發光太空船。 今年初,透過美國冷戰時期發射的衛星在2014 年8 月20 日記錄的數據分析,研究人員終於能夠解釋這個現象。他們指出,這個亮斑以類似漩渦的方式旋轉;它的中心平靜,外圍則有受電子激發的氣體(或稱...

病毒外溢網絡
科學與新知|
Jul. 01 2021

病毒外溢網絡

病毒外溢網絡 製圖: 阿貝托. 盧卡斯. 羅培斯 撰文: 凱爾西. 諾瓦科斯基   新興傳染病中,有四分之三屬於人畜共通,也就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這些動物中有許多是哺乳動物,馴養與野生的都有。像是茲卡和伊波拉病毒就曾以牠們為宿主,並在外溢到人類身上後,爆發了重大疫情。流行病學家最近計算了在每種哺乳類動物身上發現過的人畜共通病毒種類數量,以評估哪些動物可能對人類構成最大的病毒外溢威脅。 這張網絡圖呈現了不同資料點之間的連結(線),資料點代表各種動物(各色圓形)和寄生在這些動物身上並導致人類疫情爆發的病毒。圖表分析如後續頁面。

龐貝城的烘焙坊
歷史與文化|
Jun. 01 2021

龐貝城的烘焙坊

龐貝城的烘焙坊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產生的灰燼和浮石掩埋了古羅馬城市龐貝與赫庫拉尼姆,並使城裡的許多有機物質碳化,包括龐貝城麵包店裡的麵包。 烹飪考古學家菲蘿爾.莫納可研究了當時一種人氣麵包的歷史,並復刻它的食譜。 —ANNIE ROTH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