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20 筆相關資料
牠們可能受到古代人類丟棄的食物殘渣所吸引,而一個新模型顯示,馴化的狼可能在短短8000年內就成為狗。 「誰是乖寶寶呢?」人類幾千年來一直用不同語言問著這個問題。我們會對幾乎所有可愛的動物都投以著迷的眼神、帶牠回家,並努力讓牠愛我們。然而,馴化不僅僅是我們強加於其他物種的影響,動物也能夠適應我們。 狗的馴化已經引發一些激烈討論。人類是否引進或挑選古代狼群中的溫馴個體做為自己的同伴?或者某些狼對人的容忍度較高,因而自行慢慢接近人類的食物殘渣呢? 在這場討論中,有一個重要問題是數學上的假設是否合理。做為以人類垃圾為食的食腐動物,狼是否有足夠時間演化出一個全新物種?從狼到狗的轉變是否...
在南非布什維爾德火成岩複合體(Bushveld Igneous Complex,BIC)中發掘的一塊20億年歷史的岩石中,研究人員發現了封存在岩石裂縫中的活微生物。這是目前已知在古老岩石中發現的最古老活微生物,比先前在1億年歷史的海底沉積物中的活微生物群還老19億年,為理解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與演化提供了寶貴的資訊。 國際大陸科學鑽探計劃(International Continental Scientific Drilling Program,ICDP)協助了此次地質探索,讓研究團隊得以從地下約15公尺處取出了一個30公分長的岩石樣本。為了確定這些微生物是古老原生的族群,研究團隊使用了新...
新研究爬梳了伊斯蘭帝國時期到今日的歐洲,追溯德國蟑螂在人類歷史中的演化之路。 如果你曾在半夜起床找宵夜,卻在打開廚房燈後發現一群油亮的褐色昆蟲迅速躲到冰箱底下,那麼你已經見過德國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了。 儘管叫做「德國」蟑螂,但牠們如今可是遍佈南極洲以外的每一寸土地。事實上,科學家認為德國蟑螂是地球上4600種蟑螂中最常見的物種。 讓人意外的是,在1767年瑞典生物學家卡爾・林奈(Carl Linnaeus)首次描述德國蟑螂之前,歐洲人根本連聽都沒聽過這種生物;在歐洲,德國蟑螂甚至沒有近緣物種可言,更不用說生存於野外了。 那麼,這個人見人厭的房...
新發現的史前蝙蝠物種為飛行哺乳類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並引發了對牠們如何發展出回聲定位能力的疑問。
一項關於已滅絕企鵝和現存企鵝的大型研究顯示,企鵝可能無法適應現代暖化的極快步調。 企鵝滑下白雪皚皚的南極斜坡,然後迅速穿過冰冷的海水,似乎非常適應牠們的環境。然而,這些迷人的鳥類並非一直是無飛行能力的水中健將:從飛行演化到游泳,需要幾乎全新的技能組、體型及功能。 如今,新研究使用史無前例的化石紀錄和基因組資料組合,以詳細觀察這種前所未見的演化過程,並檢視氣候如何塑造企鵝的命運。 研究的共同作者丹尼爾.克塞普卡(Daniel Ksepka)說:「企鵝是演化最有趣的產物。」他是鳥類古生物學家,任職於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的布魯斯博物館。「牠們已經適應與祖先完全不一樣的體型構造和生活習...
大滅絕事件對某些生物來說確實糟糕透頂,但它們同時也是重要的演化催化劑,能開拓新的生態機會,激發出令人驚嘆的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