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估計,出現COVID長期症狀的人數是病例的10%到高達50%。這代表數以千萬計的人依然在努力對抗揮之不去的影響。
許多孕婦不願冒著感染COVID-19的風險,而是選擇在接生中心分娩,或在家中由助產士接生,如照片中的孕婦。在疫情大流行初期,充滿COVID-19病患的醫院成為冠狀病毒的高風險區。到了2020年秋冬季,產科醫師開始發現早產率升高。亞特蘭大的胎盤病理學家兼流行病學家大衛.史瓦茲(David A. Schwartz)回憶道:「然後我們開始見到孕產婦死亡。」這是最早出現的證據之一,顯示如果婦女在孕期感染SARS-CoV-2,就有可能發生不良後果。PHOTOGRAPHS BY MAGGIE SHANNON
有一種應對病毒感染的常見方法是遵循「沒有殺死你的東西會讓你更強大」這句格言進行的。不過,這只有一部分準確。在許多病例,如果你生病然後康復,你的身體會恢復原本的功能,並得到自然免疫的額外福利。但專家及病患早已知道,有些病毒、細菌、寄生蟲會造成更嚴重的破壞。器官和組織的損傷會讓身體在微生物入侵者消失很久以後依然虛弱,進而導致慢性病症。
如今可怕的大流行已經持續兩年,而COVID-19也正在大肆宣揚這種長期症狀。
據估計,出現COVID長期症狀──也就是一系列揮之不去的症狀──的人數是病例的10%到高達50%。目前全球COVID-19確診數已突破4億4000萬人,這代表世界各地依然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努力對抗這種病毒留下的問題。這些問題從沮喪到極度虛弱都涵蓋在內。有些人通報,受損的不僅是嗅覺和味覺,而是全部五感。其他人則有持久的心臟問題、疲勞、呼吸急促、腦霧。早期研究顯示,COVID-19感染可能導致更嚴重且類似失智的神經損傷。令人擔憂的是,COVID長期症狀也會影響對病毒只有輕微反應的人,包括許多兒童。
男性和女性都會出現生殖系統的問題。正如莎朗.蓋納普(Sharon Guynup)所報導的,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顯示,感染COVID-19的孕婦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率比未感染者高40%,包括流產和死胎。還有數以千計的婦女通報,她們的月經週期受到嚴重擾亂。
為了保護員工及客戶的安全,助產士潔敏.佩雷茲(Chemin Perez)(位於照片中間)將她的接生中心大部分設施搬進加州亞凱迪亞的新生活助產中心(New Life Midwifery)停車場裡的帳篷,孕婦可以在那裡進行定期產前檢查,又不用害怕感染病毒。哥倫比亞大學的生殖內分泌學家寶拉.布雷迪(Paula Brady)說:「由於免疫系統抑制及肺功能減弱,孕婦感染COVID會更加危險。」這至少部分解釋了為什麼許多感染病毒的孕婦會住進醫院。
隔離與悲傷帶來的長期心理健康問題也值得考量,但隨著愈來愈多人冒險重拾原本的生活,我們也更需要了解其中涉及的風險,並繼續同時採取多種緩解措施:佩戴口罩、施打疫苗、注意通風。
「你根本無法預測會得到哪個版本的COVID。」COVID長期症狀患者麗莎.歐布萊恩(Lisa O’Brien)說:「你可能不會死,但你也可能無法恢復你原本計畫的那種生活。」
延伸閱讀:關於Omicron變異株起源的三大理論 / 通用冠狀病毒疫苗是否即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