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疫苗出奇地成功──專家擔心這可能會負面影響將來的疫苗接受率。
當科學家加緊速度創造能夠對抗COVID-19的新疫苗時,馬修.莫塔(Matthew Motta)想到一個問題:美國人對這些疫苗的期望是什麼?
莫塔是在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研究「疫苗猶豫」(vaccine hesitancy)的政治學家,他對將近1000名美國成人進行民意調查,詢問他們對當時尚屬假設的疫苗有什麼期望。他的研究經過同儕審查,並於今年3月發表在《社會科學與醫學》(Social Science & Medicine)期刊。他說,這項研究揭露了出的結果皆在預估之內:鑒於不同效力以及單劑或多劑之間的選擇,美國人最想要的是單劑、擁有至少90%的效力,而且連輕微副作用的發生率都幾乎為零的疫苗。
他說:「民眾會想要安全又有效的疫苗,這一點都不意外。」不過,莫塔說去年他在審查民調結果時感到擔憂,因為「這些疫苗永遠不太可能跟炒作宣傳的一樣好」。
結果這些疫苗做到了。
最先在美國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的兩種疫苗──也就是莫德納和輝瑞-BioNTech利用新上市的mRNA技術所研發的疫苗──分別擁有94%和95%的效力,這打破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作為標準的50%,也讓科學界和大眾都歡欣慶賀。
莫塔說,這是「超棒的消息」。但這也讓他想到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這些在破紀錄的時間內製造的疫苗特別有效又安全,它們是否會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疫苗的期望呢?換句話說,人們是否會開始期待將來的疫苗能跟COVID-19疫苗一樣被迅速研發出來,一樣安全又有效呢?
莫塔正在尋求資金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不過他跟其他專家懷疑,至少在短期之內,有些人對疫苗的期望已經提高了,這可能伴隨嚴重的後果:當人們期望疫苗能被快速創造且效果幾近完美時,如果將來的疫苗達不到這種期望,原本對疫苗的看法就搖擺不定的人可能會更加猶豫。
人們如何評估疫苗
在歷史上,「針對某種疾病的疫苗要麼有得打,要麼沒得打」。梅西學院的流行病學家兼心理學教授羅西.哈薩德(Rossi Hassad)解釋說:「大眾在COVID-19疫情之前的心理和詞彙一直都沒有包括評估疫苗的效力與安全性。」
舉例來說,黃熱病疫苗是一種單劑疫苗,旅客如果要前往非洲和南美洲高風險地區,都建議施打這種疫苗。黃熱病疫苗有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死亡的風險,即使機率不高。但保羅.奧菲特(Paul Offit)說:「大多數人不知道這件事。」他是費城兒童醫院疫苗教育中心的主任,也是政府的疫苗政策顧問之一。「我認為大多數人不知道其他疫苗的風險高低,是因為我們沒有像吹噓COVID-19疫苗那樣吹噓其他疫苗。」
然而,在這場疫情大流行中,幾乎所有刊物都聚焦在報導病毒和對抗病毒的可能辦法,包括疫苗的研發。大眾每天都能在數十篇文章中挑選,這些文章報導疫苗研發的細節,包括疫苗對之後決定接種的人造成的潛在風險。
在2020年末,范德堡大學的心理學副教授珍妮佛.特魯布洛德(Jennifer Trueblood)詢問了大約3萬4000名美國人對於接種COVID-19疫苗的意願。隨之而來的研究報告於3月發表在《社會心理學與人格科學》(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期刊,顯示規避風險的人比較不可能說自己會接種COVID-19疫苗。
她說:「人們顯然把〔COVID-19〕疫苗視為一種有風險的決定。」她補充說,大眾會集體且全心投入地注意「有關風險與獎勵的具體資訊,而這種現象正在形塑人們對於疫苗的普遍看法」。
新標準?
為了做出決定,許多人需要一個參照點,也就是幫助他們權衡某個選項優缺點的資訊。舉例來說,如果一名大學畢業生得到一份起薪5萬美元的工作,她可能不確定這樣的待遇是好是壞。不過,如果她得知大部分的同學只拿到起薪3萬美元的工作,那麼她就可能相信她的薪水非常好。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心理學家兼社會與決策科學教授葛瑞琴.查普曼(Gretchen Chapman)說,這樣一來,第一批在美國獲得緊急使用許可的疫苗可能已經為人們設立了一個用來評估將來疫苗的參照點。
哈薩德補充說:「mRNA疫苗設立的標準──在研發速度以及效力與效果程度方面的標準──將很有可能提高公眾對疫苗的期望:只要談到對抗其他疾病的疫苗,大家就會想要更多、更好、更快問世的疫苗。」
他解釋說,如果醫生建議接種某種疫苗,「我可以想像民眾會說:『這種疫苗有多好?多有效?對於我這種人來說有好處嗎?有沒有任何跟我的性命有關的因素需要考慮呢?』我認為這在病患個人健康的教育方面確實提高了水準──當然,這也會改善他們對於健康的決策。」
COVID-19疫苗也用不到一年時間就製造出來了。數十年的研究與數十億美元的政府資助,加上科學界專心致志的關注,才促成這些疫苗迅速誕生。不過對於某些人來說,到頭來最重要的還是新聞標題:有一種疫苗能在不到一年內誕生並投入市場。
奧菲特反對「人們對疫苗的期望正在從根本上改變」這種觀念,部分原因是他相信人們一直都在期待最安全也最有效的疫苗。
不過他說,COVID-19疫苗的迅速誕生「應該要讓民眾意識到,當你把巨額資金投入某件事時,我們就有科學能力與知識來做出像這樣傑出的成果」。
莫塔的研究是在COVID-19疫苗的最終臨床試驗結果出爐之前進行的,這項研究顯示受試者只是稍微比較偏好花較久時間研發的疫苗:對於花費一年多時間研發的疫苗和花費不到一年時間研發的疫苗,他們的接受意願幾乎相等。莫塔說:「當時這是個好消息,因為這代表民眾願意接受研發速度相對較快的疫苗。」
不過他也在思考,這些疫苗的誕生速度是否會在將來導致一個問題。莫塔問:「如果有一種疫苗花比較久時間研發,民眾是否會比較不想接受它?」
他說,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答案。然而,皮尤研究中心在3月進行的一項全國調查顯示,「認為疫苗的研發和測試速度過快」是67%受訪者的最大擔憂,他們說自己沒有計畫施打COVID-19疫苗。另一項在4月進行的民調發現,大約五分之一的美國人說他們不會施打疫苗。
期待選擇
COVID-19疫苗可能也會設下另一個參照點:大眾應該能在針對特定疾病的疫苗中做選擇。儘管許多人都在努力爭取第一劑疫苗,但其他人卻可以選擇要施打哪種COVID-19疫苗。
而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是在他們認為較好和較壞的疫苗之間做選擇。
第三種在美國獲得緊急使用許可的疫苗是嬌生的疫苗,科學家將其視為一種成功:跟先前的疫苗不同,嬌生疫苗不需要超冷的儲存環境,這代表它能更容易觸及鄉村群體。它的單劑方案也能讓弱勢群體比較容易接種疫苗,例如缺乏交通工具或沒有帶薪休假的人。不過,當各種刊物公布嬌生疫苗預防COVID-19感染的效力是66%時,有些人認為這低於一般水準。(嬌生疫苗試驗納入了一些更容易傳播的COVID-19病毒株,這可能降低它的效力,但大多數專家都認為它是很棒的疫苗。)
哈薩德說:「人們對於疫苗以及它們在效果和安全性方面所代表的意義是非常敏感的,特別是在嬌生疫苗登場之後更是如此。」
ABC新聞與《華盛頓郵報》在4月中進行的一次全國民調顯示,當FDA在六名婦女出現危及生命的血栓之後暫停施打嬌生疫苗時,人們對於這種疫苗的信心就驟然下降:大部分尚未接種的美國人(大約73%)說他們不願意施打嬌生疫苗。FDA後來解除這項暫停令,並推薦繼續施打嬌生疫苗。
雖然目前的證據是以民調和軼事式敘述為基礎,但「看來我們或許正在形成一套等級觀念,藉此區分好的疫苗和沒那麼好的疫苗」,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社會與行為科學系的健康傳播教授卡西索馬亞朱拉.維斯瓦納特(Kasisomayajula Viswanath)說:「而這讓我很擔心」。
以短期而言,對疫苗的不理性期望可能導致毀滅性的後果:奧菲特說,FDA因為曾經暫停嬌生疫苗的施打,已經在這種疫苗上貼了一個「紅字」。由於這個警示標誌,「有些原本願意接受這種疫苗的人現在不肯接受了,而因為他們不肯施打這種疫苗,他們就不會得到任何疫苗。」
查普曼則說,以長期而言,民眾能在COVID-19疫苗之間做選擇的狀況也可能在其他疫苗產生一種「類同現象」,不論是COVID-19疫苗追加劑量或其他疾病的疫苗都可能如此。「如果民眾知道有可能做選擇──特別是一些身為精明消費者的病患,他們將會閱讀所有比較疫苗的資訊──那麼他們就有可能要求施打特定疫苗。」
不過艾默理大學疫苗中心的臨床醫師兼副主任華特.歐瑞斯汀(Walter Orenstein)說,整體而言,無論是否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如果民眾為了等待施打他們認為比較好的疫苗而長期處於未接種狀態,他們就會讓自己和身邊的群體陷入危險」。
學習如何評估風險
特魯布洛德說,民眾對疫苗的整體期望「可能會由他們在近期疫苗的經驗來決定」,而且COVID-19疫苗可能成為他們評估冠狀病毒疫苗追加劑量,甚至是接下來幾年內誕生的新型疫苗時,所使用的參照點之一。
但她說,「我們很難確定」這些期望是否會持續下去。特魯布洛德補充說:「我的直覺是,這些期望會隨著時間降低影響力。」
彼此相似的事件可能使民眾回想起特定記憶:特魯布洛德說,如果有另一種導致大流行的疾病在十年內出現,「這會讓民眾更加牢記這次經驗」。不過她說,如果在不同情況下,有一種新型疫苗是為了對抗別種疾病而誕生的,「我很難相信民眾在COVID-19疫苗的經驗會產生很大影響」。
有些專家認為,即將到來的流感季能夠提供線索,讓我們了解民眾如今對疫苗的期望是否會在以後造成揮之不去的影響。「我認為一年以後──當COVID-19變得很容易對付的時候──到時我們會回到流感疫苗的問題上。」維斯瓦納特說:「我想知道民眾是否會開始注意流感疫苗。」
每年只有不到一半的美國成人會接種流感疫苗,這些疫苗的效力範圍是40%到60%。維斯瓦納特說:「我現在很好奇會不會有更多成人說,比起COVID-19,流感沒那麼嚴重,而且疫苗效力也低很多──所以我為什麼要在意這種事?」 其他成人疫苗則遠遠更加有效:舉例來說,帶狀疱疹疫苗在預防感染和疼痛方面是的效力是90%。
同時,正確類型的健康傳播(health communication)非常重要,能幫助民眾建立對疫苗的合理期望,並鼓勵民眾在認為有風險的情況下依然接種疫苗。
哈薩德說,民眾接收到過多的疫苗資訊時,能夠吸引他們的看法和信念的針對性訊息是至關重要的。莫塔同意這種觀點。「有時你能夠利用資訊來撥動疫苗猶豫上的指針。」他說:「但要說服民眾接種疫苗,有一個遠遠更加有效的辦法是努力了解為什麼他們不想接種,然後向他們呈現資訊來〔消除〕這些擔憂。」
延伸閱讀:狗狗也能嗅出COVID-19? / 為什麼疫苗會引起副作用?何時該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