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May. 24 2021

為什麼疫苗會引起副作用?何時該擔憂?

  • 哥倫比亞波哥大-4月10日:在當地恢復嚴格封鎖以協助抑制冠狀病毒蔓延時,一名醫護人員在設於比馬購物中心(Bima Shopping Center)的免下車疫苗接種中心接受了一劑輝瑞-BioNTech疫苗。PHOTOGRAPH BY GUILLERMO LEGARIA, GETTY IMAGES

    哥倫比亞波哥大-4月10日:在當地恢復嚴格封鎖以協助抑制冠狀病毒蔓延時,一名醫護人員在設於比馬購物中心(Bima Shopping Center)的免下車疫苗接種中心接受了一劑輝瑞-BioNTech疫苗。PHOTOGRAPH BY GUILLERMO LEGARIA, GETTY IMAGES

1

注射疫苗後出現發冷、頭痛、疲倦的症狀是非常正常的,但接種後的反應可能有很大差異,而且它們無法反映出你的免疫系統會如何回應COVID-19感染。

副作用或許是種阻止人們接種疫苗的強力威嚇因子。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明尼蘇達州的一群任職於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與梅約診所的科學家在1991年設計了一項實驗,研究這些令人不適的反應有多頻繁出現。

這項研究納入了三百多名超過65歲的退伍軍人,他們要麼先注射一劑流感疫苗,兩週後再注射作為安慰劑的生理食鹽水,要麼先注射一劑安慰劑,兩週後再注射真正的疫苗。

梅約診所人口健康科學計畫的醫學主任羅伯特.傑克布森(Robert Jacobson)說,當研究人員解盲這項研究來檢視接受疫苗與安慰劑的受試者時,副作用在兩組之間是平均分配的。傑克布森說:「大約5%的受試者說他們一輩子從來沒這麼不舒服過。」這些人裡有一半接受了安慰劑,卻主訴自己出現這輩子最嚴重的頭痛或最嚴重的發燒。傑克布森說,重點就在這裡:「我們很容易把過敏反應跟緊張或情緒甚至焦慮導致的腸胃不適混淆在一起。」

近期研究顯示,有些副作用──即使是來自COVID-19疫苗的副作用──根本不是疫苗導致的,而是我們自己的恐懼。傑克布森:「我們曾在軍隊看過這種現象,年輕的新兵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忍受任何事,卻在打針時昏倒,這是因為他們的身體反應過度。」

這對於醫療專業人員或許是一個很有用的資訊,他們可以安慰病患:大部分副作用都是正常且可預期的──而且甚至可能不是疫苗引起的。舉例來說,在輝瑞-BioNTech疫苗的研究中,接受安慰劑且介於16到55歲的受試者裡有23%的人主訴第二次注射後感到疲倦,有24%的人出現頭痛症狀。

研究確實顯示,接受第二次注射的受試者中有高達70%的人出現某種反應。有些人手臂上的注射部位有痠痛感。他們可能出現搔癢或蕁麻疹,或是一系列類流感症狀,例如發冷及發燒、頭痛,或令人虛弱的疲倦,這些症狀可能使他們臥床一兩天。傑克布森說,儘管如此,我們依然必須客觀審查這些副作用,「因為這些副作用是輕微、暫時且短期的反應,會在幾天內就消失了」。

造成免疫反應的是什麼?

目前已核准的COVID-19疫苗(輝瑞、莫德納、嬌生的疫苗)都含有製造棘蛋白的基因藍圖,而棘蛋白位於冠狀病毒表面,使病毒能感染人類細胞。人類細胞接受這些指令時,就會大量生產棘蛋白複製體。但因為這些細胞只是製造病毒的一部分而非完整的病原體,所以我們不會生病。不過,雖然外來棘蛋白不會致病,但它能活化一種有兩個階段的免疫反應──這就是我們想要它發揮的功能。

身體對於COVID-19疫苗的立即生理反應是由先天免疫系統造成的。當人接受注射時,一批稱為巨噬細胞及嗜中性球的白血球會抵達注射部位,開始製造稱為細胞激素的化學物質。這種反應會引起各式各樣的症狀,從注射部位發炎及腫脹,到發燒、疲勞、發冷,全都涵蓋在內。

因此,副作用是一種對於疫苗接種的自然反應。這種反應稱為「反應原性」(reactogenicity),意思是疫苗促使身體產生強烈的初始免疫反應,並引發各式各樣的症狀。在大約360萬名於2月參與一項調查的接種者中,約70%的人表示注射部位感到疼痛,33%的人覺得疲倦,29%的人出現頭痛,22%的人有肌肉疼痛,還有11%的人在打了第一劑COVID-19疫苗後經歷發冷與發燒。這些症狀在注射第二劑疫苗後更加明顯。儘管如此,先天免疫反應卻是很短暫的,只會維持幾天而已。

為什麼對疫苗的反應會有所不同?它們又代表什麼意義?

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在注射COVID-19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有些人打了兩劑後都覺得一切正常。蘇詹.希瑞斯塔(Sujan Shresta)說,科學家其實不知道箇中原因。她是加州拉荷亞免疫學研究所傳染病與疫苗研究中心的免疫學家。「但每個人發展免疫反應的過程不同,這並不是令人意外的事。」

有幾項因素可能會促成這樣廣泛的差異。舉例來說,女性通常比男性擁有更強烈的免疫反應,這或許是她們更容易出現疫苗注射副作用的一部分原因。

「我們各自都擁有獨特的免疫系統。」費城賓州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的所長約翰﹒韋利( John Wherry)說:「這幾乎就像是我們自身的免疫指紋一樣,它是由遺傳學、性別、飲食、我們的環境,甚至我們的生活史驅動的,而這些因子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在過去曾暴露過,且經過多年訓練來產生反應的事物。」

即使你沒有出現不適的反應,疫苗仍然會發揮效果,因為免疫系統的真正作用──以及疫苗的真正作用──發生在免疫反應的第二階段,也就是後天免疫反應。在這個階段,透過疫苗產生的棘蛋白會訓練B細胞製造與病毒匹配的抗體,也會訓練T細胞尋找並摧毀受感染的細胞。不過,身體需要幾天到幾週時間才能提供這種對抗病毒的長期保護。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往往會對第二劑疫苗產生更加強烈的反應。注射第一劑後三週,免疫系統已經有所準備,B細胞和T細胞也準備好戰鬥了。注射第二劑時,先天與後天系統都會做出反應。

儘管如此,我們仍然不確定對疫苗產生嚴重反應是否能夠用來衡量免疫系統的強度。我們也不知道這是否代表缺乏強烈先天反應的人會更容易感染COVID或更有抵抗力。韋利說:「我們其實沒有這方面的任何資料──具有強烈副作用的人是否會有更嚴重的COVID感染,且反之亦然呢?我們並不確定。」

女性出現較多副作用

在2月一項檢視第一批1370萬名COVID-19疫苗接種者的研究中,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 (CDC)發現,儘管只有61.2%的疫苗是給予女性,但通報反應的人卻有將近80%是女性。同樣地,CDC也報告了所有對於莫德納疫苗的過敏性反應都發生在女性身上;在47名對於輝瑞疫苗產生過敏性反應的人中,有44名是女性。

在美國接種嬌生疫苗以及在歐洲與英國接種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之後,大多數出現嚴重凝血問題的人都是女性。賓州大學的韋利說:「一直有人懷疑是荷爾蒙的影響──每當你看到明顯的性別差異時,荷爾蒙永遠是第一個罪魁禍首。」

其他幾項因子可能也會引起這種性別不平衡。女性似乎也擁有更強大的免疫系統,不論是先天反應或後天免疫反應都是如此。拉荷亞免疫學研究所的希瑞斯塔說:「女性產生的抗體反應會比男性強烈,但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這也是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原因。」

其他研究已經顯示,女性對半劑流感疫苗的反應就跟男性對整劑疫苗的反應一樣,所以女性可能不需要完整劑量的COVID-19疫苗。「我們有這種一體適用的概念,但這可能是女性出現反應的機率較高的一部分原因。」約翰霍普金斯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的一名專精於性別研究的科學家羅絲瑪麗.摩根(Rosemary Morgan)說:「其中也有行為上的因素──女性比較有可能去看醫生,也比較積極通報不適的症狀。」

副作用與不良事件

「不過,副作用和不良事件──兩者常常混合在一起──並不相同,」韋利說:「副作用相當常見,大概有50%到70%的發生率。而不良事件卻罕見又出乎意料,例如凝血障礙。」

大約每100萬人中有二到五人會在注射後立即出現過敏性反應,這是一種會導致血壓驟降及呼吸困難的嚴重過敏反應。但即使是這種反應,也能輕易用速效注射型腎上腺素EpiPen和抗組織胺治療,這就是所有人都被要求在注射COVID-19疫苗後停留15分鐘的原因。

與嬌生疫苗有關的血塊問題是在接受疫苗後6到13天內發生的,這種問題可能很危險,甚至危及生命。不過,它的發生率非常低;840萬劑疫苗中只有23個確診病例而已。

奧弗.利維(Ofer Levy)說:「這非常罕見。」他是波士頓兒童醫院精準疫苗計畫的主任,也是哈佛醫學院的兒科教授。「感染COVID然後可能死亡的風險比因為打疫苗而出現血塊的風險高多了。」

我們是否發現所有不良反應了呢?

有些人擔憂,可能還有大多沒被通報的其他不良反應。

美國核准的這三種COVID-19疫苗已經在臨床試驗中的數萬名受試者身上測試過,而且製造商必須追蹤至少一半的疫苗接種者在接受兩劑疫苗後兩個月以上的狀況。不過,既然現在有超過1.26億名美國人已經完全接種疫苗,那些沒有在規模較小的人類臨床試驗中顯現的罕見副作用可能會浮現出來──這就是為什麼監測系統是非常重要的。

美國有一系列拼湊在一起的系統:疫苗不良事件通報系統(Vaccine Adverse Event Reporting System; VAERS)、疫苗安全資料連結網(Vaccine Safety Datalink),以及CDC的新型手機追蹤計畫v-safe。

凱瑟琳.葉(Katherine Yih)說,這些系統都有限制,包括「有人必須懷疑這些健康問題與疫苗接種有關,然後大費周章填寫表格」。她是哈佛醫學院的生物學家兼流行病學家,專精於傳染病、預防接種、疫苗安全性監測。「我們有一套強大的監測系統,但我們不能肯定它偵測到一切。」

此外,這些事件只顯示出相關性。換句話說,如果有人接種疫苗後死亡或中風,臨床醫師無法確定這是否由疫苗引起。只有進一步研究才能揭露真相。

與嬌生疫苗有關的罕見凝血障礙獲得迅速確認的過程令人安心不少。起初有六個病例被通報,促使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與CDC暫停該疫苗的使用。當CDC的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在去年4月召開以決定該疫苗的命運時,700萬名接種疫苗的人裡已經發現了15個病例。「我們能夠發現這個問題與嬌生疫苗的關聯──這種關聯非常罕見──顯示出我們的安全計畫有多麼優秀。」梅約診所的傑克布森說:「在這場疫情大流行的目前階段,每百萬人裡少於三人的風險原本不該納入我們考量如何行事的演算過程的。」

 

延伸閱讀:接種COVID-19疫苗後,能安心進行什麼活動呢? / 莫德納的mRNA疫苗已進入最終階段,本文說明它的機制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