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任何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請利用客服信箱聯繫。

Jul. 08 2024

2024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活動花絮(二)

  • 所有的活動與拍攝,都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進行,而會是協調再協調的結果,所以保有彈性與應變能力,也是攝影時必須記住的重點。

    所有的活動與拍攝,都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進行,而會是協調再協調的結果,所以保有彈性與應變能力,也是攝影時必須記住的重點。

  • 工作坊學員們也各自跟緊想拍攝的主題,有人去跟住在埤塘邊的阿公聊天,也有人捕捉志工和荒野夥伴們除草、挖土的揮汗景象

    工作坊學員們也各自跟緊想拍攝的主題,有人去跟住在埤塘邊的阿公聊天,也有人捕捉志工和荒野夥伴們除草、挖土的揮汗景象

  • 原來這片復育基地,最早就是由緯創志工協助整地並挖出數個具備不同微環境的水池,在荒野夥伴經年累月的實驗與調整下,終於逐漸摸清楚各種水生植物所喜歡的生長環境。

    原來這片復育基地,最早就是由緯創志工協助整地並挖出數個具備不同微環境的水池,在荒野夥伴經年累月的實驗與調整下,終於逐漸摸清楚各種水生植物所喜歡的生長環境。

  • 工作坊第二天適逢緯創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工作假期,20多位來自緯創公司的志工一早上山支援荒野保護協會水生植物復育基地的除草、築堤工作,並協助修整出適合水生植物生長的水池緩坡。

    工作坊第二天適逢緯創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工作假期,20多位來自緯創公司的志工一早上山支援荒野保護協會水生植物復育基地的除草、築堤工作,並協助修整出適合水生植物生長的水池緩坡。

  • 下午跟著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前往埤區,進行外來種魚類的移除。

    下午跟著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前往埤區,進行外來種魚類的移除。

1

2024年6月15日,國家地理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的12位學員再度從臺灣各角落來到雙連埤,參與第二堂課。為了把時間留給大家探索這處國家級重要溼地,室內課部分集中在第一天上午。課堂中不但介紹了郁文老師的私房書單,他更特別提醒大家,所有的活動與拍攝,都不可能完全按照理想進行,而會是協調再協調的結果,所以保有彈性與應變能力,也是攝影時必須記住的重點。除了自己精進以外,其他同學也是很重要的學習對象。因此今天的重頭戲也包括了讓每一位學員提出自己的拍攝計畫,用五張照片說明想探索雙連埤的哪些面向、說出怎樣的故事。

下午跟著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前往埤區,進行外來種魚類的移除。

下午跟著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前往埤區,進行外來種魚類的移除。

下午跟著荒野保護協會的夥伴前往埤區,進行外來種魚類的移除。這是繁瑣而耗力的工作,前一天,荒野夥伴就必須先在水域各處放置四種不同類型的網具,包括長城網、帳篷網、刺網和蝦籠,以捕捉喜歡在不同高度活動的魚類。說是移除,其實也是埤區魚類的調查與記錄。撈起來的每一條魚,不管是體長超過30公分、重量超過三斤的吳郭魚、或是長度只有一、二公分、體重不到一克的大肚魚,都需要個別紀錄種類、體長、重量。原生種如斑鱧、高身鯽魚、高體鰟鮍、蝦虎,記錄之後隨即放回埤區,外來種吉利慈鯛、吳郭魚和大肚魚則逕行移除。在學員們眼中不易辨別的魚類,當天負責鑑定和紀錄的荒野專員洪睿和陳彥廷卻能詳細指出每個物種的特徵與行為,像是高體鰟鮍會將輸卵管伸入河蚌體內產卵,由河蚌為牠們照顧魚卵到孵化,而高體鰟鮍也會為河蚌把卵帶到其他地方。像這樣的共生行為,正說明了保育絕不是只要保護目標物種就夠了,而是需要保護整片棲地和棲地中的所有物種。

原來這片復育基地,最早就是由緯創志工協助整地並挖出數個具備不同微環境的水池,在荒野夥伴經年累月的實驗與調整下,終於逐漸摸清楚各種水生植物所喜歡的生長環境。

原來這片復育基地,最早就是由緯創志工協助整地並挖出數個具備不同微環境的水池,在荒野夥伴經年累月的實驗與調整下,終於逐漸摸清楚各種水生植物所喜歡的生長環境。

工作坊第二天適逢緯創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工作假期,20多位來自緯創公司的志工一早上山支援荒野保護協會水生植物復育基地的除草、築堤工作,並協助修整出適合水生植物生長的水池緩坡。

原來這片復育基地,最早就是由緯創志工協助整地並挖出數個具備不同微環境的水池,在荒野夥伴經年累月的實驗與調整下,終於逐漸摸清楚各種水生植物所喜歡的生長環境。像是雙連埤的食蟲植物黃花狸藻,就喜歡遮蔭多一點,跟其他地方喜歡陽光的黃花狸藻都不一樣;而比野菱更秀氣的小果菱,則對氣溫的波動非常敏感。擁有水上葉和水下葉、能因應環境改變葉片型態的石龍尾,則是要多保持水上葉形態才會長得比較好;這些都是經過多年的挫折與摸索才得到的珍貴經驗,也終於讓這片復育基地成為穩定的種原來源。

因為極端氣候的影響,最近幾年降雨較少,荒野必須不時增高或挖低復育池的堤岸,以調節水量、並阻止外面水域中的入侵種魚類和植物隨水位起伏流入復育池。緯創的志工在這些需要大量人力的工作上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協助,荒野的彥廷說,緯創志工半小時內完成的工作,可能比他一個人做一整天還多。

工作坊第二天適逢緯創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工作假期,20多位來自緯創公司的志工一早上山支援荒野保護協會水生植物復育基地的除草、築堤工作,並協助修整出適合水生植物生長的水池緩坡。

工作坊第二天適逢緯創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工作假期,20多位來自緯創公司的志工一早上山支援荒野保護協會水生植物復育基地的除草、築堤工作,並協助修整出適合水生植物生長的水池緩坡。

緯創的Bill、忠堯和Suky都是從挖池子時代就開始參與了,問他們為什麼一來再來,忠堯說,這跟平常在辦公室裡伏案做設計很不一樣,可以來這裡體力勞動、流流汗,大家都很喜歡。而多年下來,他們因為志工活動認識了公司內原本不可能認識的同事,也熟悉了各種體力活,而且效率驚人,不論是挖土、割草,都能在很短時間內迅速完成。Suky笑著說,「很紓壓!而且是做有意義的事情,就覺得很值得。」Bill 最難忘的是坐著大內胎浮具清理人厭槐葉蘋的經驗,他說穿著青蛙裝漂在水裡其實很涼快,而看著原本塞滿水域的人厭槐葉蘋被裝在麻布袋裡、拖在浮具後面,非常有成就感。

工作坊學員們也各自跟緊想拍攝的主題,有人去跟住在埤塘邊的阿公聊天,也有人捕捉志工和荒野夥伴們除草、挖土的揮汗景象,也有人充分掌握清晨和夜晚的不同光線,探索雙連埤周遭的環境與現象。下次工作坊時大家會帶來什麼樣的成果,格外令人期待。

工作坊學員們也各自跟緊想拍攝的主題,有人去跟住在埤塘邊的阿公聊天,也有人捕捉志工和荒野夥伴們除草、挖土的揮汗景象

工作坊學員們也各自跟緊想拍攝的主題,有人去跟住在埤塘邊的阿公聊天,也有人捕捉志工和荒野夥伴們除草、挖土的揮汗景象

SEP. 2024

深海探索新紀元

深海是鮮少有人探索的寂靜世界,本文記錄了研究船海洋探索號上的科學家團隊,潛入灰六鰓鯊獵食場進行標識任務,希望藉機窺探這片未知境地。

深海探索新紀元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