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un. 05 2024

2024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大賽: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活動花絮

  • 12位學員是由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歷屆入圍者甄選產生

    12位學員是由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歷屆入圍者甄選產生

  • 希望藉由橫跨春末至秋初的四次工作坊,讓更多人認識雙連埤的美麗與哀愁,了解維護這片棲地的始末與點滴。

    希望藉由橫跨春末至秋初的四次工作坊,讓更多人認識雙連埤的美麗與哀愁,了解維護這片棲地的始末與點滴。

  • 17日晚上是夜觀初體驗,由荒野夥伴帶領尋找各種晚上會活動的生物,像盤古蟾蜍、大頭蛇、翡翠樹蛙、中國樹蟾都成為大家難忘的回憶。

    17日晚上是夜觀初體驗,由荒野夥伴帶領尋找各種晚上會活動的生物,像盤古蟾蜍、大頭蛇、翡翠樹蛙、中國樹蟾都成為大家難忘的回憶。

1

2024年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系列活動,在緯創人文基金會獨家贊助下,得以用更深入的方式推動對生態的關懷。首度舉辦的生態影像故事工作坊,由兩屆金鼎獎得主、國家地理攝影師陳郁文帶領學員一起前往目前全臺灣唯一仍保有浮島的重要低海拔湖泊:宜蘭縣員山鄉的雙連埤,深入認識這個由荒野保護協會守護了20多年的國家級重要溼地及野生動物保育區,希望藉由橫跨春末至秋初的四次工作坊,讓更多人認識雙連埤的美麗與哀愁,了解維護這片棲地的始末與點滴。

12位學員是由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歷屆入圍者甄選產生

12位學員是由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歷屆入圍者甄選產生

12位學員是由國家地理攝影大賽歷屆入圍者甄選產生。大家的背景各異,有平常就積極參與公民科學研究的台語老師,也有工作和生態保育相關的公務員,有攝影已成為人生新重點的退休人士,也有守護自家友善農田的上班族假日農夫,平常會和孩子一起觀察自然和拍照的爸爸,以及喜歡潛水但和陸域生物非常不熟的水下攝影愛好者。除了郁文老師專業的經驗以外,同學們也多半相信,自己能從不同背景的夥伴身上,發現可以學習的地方。

AD

ads-parallax

荒野保護協會的雙連埤環境教育暨棲地守護基地在此處的工作橫跨了生態復育、保育研究、環境教育及友善農耕,守護雙連埤已經20多年,目前有五位專職夥伴駐守,「但工作還是永遠做不完,」副主任施佩君笑著說。20多年前,怪手將珍稀水生植物從埤邊挖起,當年的夥伴便將搶救下來的植物栽種在其他地方保種;前幾年,緯創的志工也來到雙連埤湖畔的水生植物庇護區,在大雨中扦插下原本生長在浮島上、稀有的水社柳。如今庇護區的水社柳已長到一層樓高,在今年春季長出了毛茸茸的綠色葇荑花序,彷彿昭告大家,辛苦的守護終究會迎來花開。

希望藉由橫跨春末至秋初的四次工作坊,讓更多人認識雙連埤的美麗與哀愁,了解維護這片棲地的始末與點滴。

希望藉由橫跨春末至秋初的四次工作坊,讓更多人認識雙連埤的美麗與哀愁,了解維護這片棲地的始末與點滴。

其實郁文老師在2001年就曾採訪過雙連埤,記錄下當時的環境與困境,他笑說,雙連埤是他人生中前三大挫折的採訪案,「因為當時的居民根本不願意受訪,大家都在期待開發、希望能有經濟發展,而媒體總是站在對立的角度。」但他認為,媒體應該是一個橋樑,「可以把不同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今天帶著工作坊的同學來到雙連埤,除了讓大家了解如何製作圖片故事以外,也希望大家認識雙連埤,了解這些年來匯聚了多少努力,才能把這片重要的水生植物寶地保留到如今。

獨家贊助國家地理攝影大賽系列活動、也支持荒野守護工作10多年的緯創人文基金會,由專案經理蔡燕華及高級管理師鍾權昱全程參與5/17-18的第一場工作坊。燕華說,野生動物和環境沒有辦法為自己說話,希望同學們在實地認識雙連埤之後,能夠透過大家的雙眼、透過觀察,為雙連埤做一些紀錄,為這些生態發聲,因為「唯有看見,才能產生力量。」

這次工作坊適逢師大生科系的志工同學前來協助移除繁殖快速、競爭力超越原生植物的外來種植物人厭槐葉蘋,並整理庇護區中長得很茂盛的野菱,準備移植到已清空外來種的水域。工作坊的學員也和師大同學一起穿上俗稱青蛙裝的涉水衣,為他們的揮汗留下珍貴的影像紀錄。17日晚上是夜觀初體驗,由荒野夥伴帶領尋找各種晚上會活動的生物,像盤古蟾蜍、大頭蛇、翡翠樹蛙、中國樹蟾都成為大家難忘的回憶。 

17日晚上是夜觀初體驗,由荒野夥伴帶領尋找各種晚上會活動的生物,像盤古蟾蜍、大頭蛇、翡翠樹蛙、中國樹蟾都成為大家難忘的回憶。

17日晚上是夜觀初體驗,由荒野夥伴帶領尋找各種晚上會活動的生物,像盤古蟾蜍、大頭蛇、翡翠樹蛙、中國樹蟾都成為大家難忘的回憶。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