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Sep. 13 2024
Sponsored

媽祖進香人潮暴增原因?發現以「物」聯繫的儀式宇宙

  • 白沙屯媽祖進香北港朝天宮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Abc759kimo, CC BY 3.0 TW)

    白沙屯媽祖進香北港朝天宮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Abc759kimo, CC BY 3.0 TW)

  •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 貨車司機自發性掛上「累ㄌ請上車」布條,幫忙載送走不動的香客。車頂跑馬燈的文案是司機從多次進香經驗中,體會出的自我感悟及警語。 圖|齊偉先

    貨車司機自發性掛上「累ㄌ請上車」布條,幫忙載送走不動的香客。車頂跑馬燈的文案是司機從多次進香經驗中,體會出的自我感悟及警語。 圖|齊偉先

  •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與回宮日,是農曆 12 月 15 日下午擲筊決定。每年的進香天數、路線皆不固定,全由媽祖指引轎夫前進。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楊天興 CC BY 3.0 TW)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與回宮日,是農曆 12 月 15 日下午擲筊決定。每年的進香天數、路線皆不固定,全由媽祖指引轎夫前進。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楊天興 CC BY 3.0 TW)

  • 香客手持進香旗,入廟進行謁祖割火儀式。圖|張珣

    香客手持進香旗,入廟進行謁祖割火儀式。圖|張珣

  • 大專生仿照各大宮廟的進香旗,自製迷你版旗子。 圖|齊偉先老師採訪者提供

    大專生仿照各大宮廟的進香旗,自製迷你版旗子。 圖|齊偉先老師採訪者提供

  • 陳醫師的「打卡送進香咖啡」活動 圖|齊偉先

    陳醫師的「打卡送進香咖啡」活動 圖|齊偉先

  • 屬於「非信徒」的保育團體,帶著有媽祖魚之稱的白海豚花燈,與媽祖鑾轎一起遶境,期望喚醒大眾對白海豚保育的重視。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CC BY-NC 3.0 TW)

    屬於「非信徒」的保育團體,帶著有媽祖魚之稱的白海豚花燈,與媽祖鑾轎一起遶境,期望喚醒大眾對白海豚保育的重視。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CC BY-NC 3.0 TW)

  • 擲筊問事,是臺灣民間信仰常見的「開放性溝通」。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 3.0 TW)

    擲筊問事,是臺灣民間信仰常見的「開放性溝通」。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 3.0 TW)

  • 齊偉先從長年的田調中,領悟臺灣民間信仰的精神:「信仰」是文化語彙中的動詞。 圖|研之有物

    齊偉先從長年的田調中,領悟臺灣民間信仰的精神:「信仰」是文化語彙中的動詞。 圖|研之有物

1
 

創造屬於你的儀式宇宙

俗話說「農曆三月瘋媽祖」,每年的白沙屯拱天宮、大甲鎮瀾宮媽祖進香,都吸引數十萬人參與,當中有虔誠跟隨的香燈腳,也有因各種故事而來的「非信徒」,他們的參與讓原本的地方進香,躍入公眾視野,成為臺灣代表性的宗教活動。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研究員,經歷近十年田野調查,揭開民間信仰持續引爆人潮的原因,並從宗教儀式中的「物質」元素,探索人們如何創造屬於自己的儀式宇宙。

白沙屯媽祖進香北港朝天宮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Abc759kimo, CC BY 3.0 TW)

白沙屯媽祖進香北港朝天宮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Abc759kimo, CC BY 3.0 TW)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Abc759kimo, CC BY 3.0 TW)

清明剛過的四月天,有「粉紅超跑」之稱的白沙屯媽祖神轎,經歷五天的徒步進香,終將抵達北港朝天宮。朝天宮外早被擠得水泄不通,裡頭有經報名的香燈腳、自發跟隨的香客、體驗傳統文化的遊客等各種參與者。媽祖神轎在萬眾期待下登場,在眾人齊聲呼喊「進喔!進喔!」的時刻,現場約有十四萬人共襄盛舉。

俗話說「農曆三月瘋媽祖」,每年的白沙屯媽祖進香,都吸引媒體大肆報導,讓粉紅超跑穿梭大街小巷的畫面成為熟悉的情景。但上面這段描述並不是發生在今年,而是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研究員,在《物質、隱喻與信仰:臺灣當代漢人民間宗教生活中的儀式力量》書中記下的 2021 年盛況。

時間來到 2024 年,光是進香的報名人數就高達十八萬,媽祖神轎抵達朝天宮的「進喔!」時刻,廟方估計上看五十萬人。這是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然而苗栗白沙屯拱天宮的進香活動,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興盛。

1990 年代的參加人數只有一千多人,2003 年提升到兩千多人,經過二十年後的今日,其「勢頭」之盛,毫無疑問已是臺灣宗教文化的代表性活動。

為什麼白沙屯媽祖進香,會吸引這麼多人參加?而且近幾年參加人數仍持續暴增?齊偉先在書中,歸納他近十年來親身進入田野的研究成果,提出觀察與分析架構,有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民間信仰能持續吸引人潮」。

過去,民間信仰總給人「神秘難解」的印象,但在齊偉先的切入視角中,宗教被定位為人類社會非常根本的議題,關乎人性、人的價值訴求,根植於社會脈絡之中。因此透過宗教,社會學者關注的是宗教與社會變遷的關聯。

一般我們容易看到的是宗教中抽象的習俗、科儀等層面,但齊偉先關注宗教的方式,是讓我們透過觀照宗教儀式中的「物質」元素,了解人們怎麼透過物質,創造屬於自己的信仰世界。

研究過程花了大量時間投身宗教活動現場。起初,齊偉先未料到田調的工作量如此之大,當他越深入就越感受到宗教活動的複雜性與挑戰性。但他仍發揮執著探索的精神,以簡馭繁地洞見田野中並存的差異與多元。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研究員 圖|研之有物

人潮持續創紀錄!媽祖徒步進香人數暴增原因

為什麼媽祖徒步進香活動會吸引這麼多人參與?

齊偉先從進香的形式說起。進香可以分成「隨車進香」(遊覽車進香)和「徒步進香」,這兩種方式吸引的群眾類型與影響範圍差異頗大。

齊偉先做過統計,臺灣目前的進香活動仍以遊覽車進香為主。遊覽車進香具有村里旅遊的性質,參與者多半需要向主辦宮廟報名,所以幾乎都是在地信徒及其親友,仍屬於村落自己的活動。然而,臺灣幾個知名的徒步進香,已發展成不只是地方性的活動。

白沙屯拱天宮與大甲鎮瀾宮的進香活動,都屬於「徒步進香」形式。相較於遊覽車進香,徒步進香的隨香門檻低,就算不報名也可以參加,且沒有形式上的參與義務與條件。不過,想促成如此高度彈性及開放性的公眾活動,僅靠主辦方單方面的規劃很難成功,要做到跨域的公眾參與基礎,還有賴沿途居民及發心民眾的自發奉獻。

有參加過媽祖進香活動的人,必定對路上無私奉獻的人們印象深刻。有人發送各式小吃、飲料、便當,有人提供自家空間供香客過夜,有人開來盥洗車、流動廁所車,更有人在私家貨車上掛著「累ㄌ請上車」布條,幫忙載送走不動的香客到下個進香點。

貨車司機自發性掛上「累ㄌ請上車」布條,幫忙載送走不動的香客。車頂跑馬燈的文案是司機從多次進香經驗中,體會出的自我感悟及警語。 圖|齊偉先

貨車司機自發性掛上「累ㄌ請上車」布條,幫忙載送走不動的香客。車頂跑馬燈的文案是司機從多次進香經驗中,體會出的自我感悟及警語。 圖|齊偉先

琳瑯滿目的自發奉獻,是徒步進香過程中最動人的風景,無微不至地照顧香客的各種需求,讓想隨香的人都能無後顧之憂地參加。值得注意的是,當中很多人並非拱天宮或鎮瀾宮的信徒。換句話說,他們不是為了這間廟或因為信仰而去進香,參與動機主要是出於對徒步進香活動本身的興趣。

既然平時不是這座廟的信徒,為什麼要參與進香?

"關鍵在於,媽祖徒步進香活動已發展出「文化公共性」,成為臺灣宗教文化的代表。這些來參與的香客,有些來進香、有些來體驗文化,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目標與故事。"

一間廟的進香活動要發展出公共性,並非宮廟自身的努力就能做到,還需要許多外在與內在因素來促成。

國家認定「文化資產」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外在因素。例如白沙屯拱天宮的媽祖進香在 2010 年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登錄理由包括「參加者來自全國各地」、「全臺路線最遠進香」、「由媽祖指引日程與路程之特殊性」等。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與回宮日,是農曆 12 月 15 日下午擲筊決定。每年的進香天數、路線皆不固定,全由媽祖指引轎夫前進。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楊天興 CC BY 3.0 TW)

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特色是,只有起駕日、刈火日與回宮日,是農曆 12 月 15 日下午擲筊決定。每年的進香天數、路線皆不固定,全由媽祖指引轎夫前進。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楊天興 CC BY 3.0 TW)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楊天興 CC BY 3.0 TW)

這會讓原本不熟悉白沙屯媽祖進香的人們,因為文化資產的認可而好奇這個進香活動的特殊性。當進香的參與者包含信徒與非信徒,香客的多元性因而提升,多元性又擴大了公共性。

逐年增長的參與者也造就了齊偉先稱之為「勢」的動能。「勢」往往被信徒詮釋為神威展現,也被非信徒視為一種人為操作。簡而言之,「勢」同時可被雙向詮釋,成為世俗與神聖構連的公約數,這是民間信仰的重要運作邏輯。

造就這股「勢」的背後,還有另一種內在因素,齊偉先認為這與儀式物的美學有關:

"進香活動伴隨著大量的儀式物,形成一個「物質」聯繫的儀式網絡。當人的身體沉浸在儀式裡,透過這些物質會產生很多連結,造就意想不到的化學變化。"

不是信徒的信徒,以「物」聯繫的儀式網絡

齊偉先在研究中勾勒出各種香客樣貌,既有虔誠、重視神蹟的信徒,也有另一類自認是「非信徒」的進香客,他們並不關心神蹟,而是被進香過程中的儀式物或傳統性所吸引。

個案中有一位年輕的大專生,非常熱愛「進香旗」,甚至可以說到了癡迷的地步。

進香旗是人與神之間的信物,標示自己參與進香的身分,以祈求神明保佑。信徒在進香前會進行請旗儀式:向神明稟告姓名、地址與進香日期,請神明降臨護衛;再將旗子在主神香爐上薰香煙,以示神明附應。進香途中每經過一間廟,就可將旗子過爐薰煙,請廟方在旗面上蓋印信,並將該廟的靈符繫在旗子上。

香客手持進香旗,入廟進行謁祖割火儀式。圖|張珣

香客手持進香旗,入廟進行謁祖割火儀式。圖|張珣

圖|張珣

這位大專生在小學時第一眼看到進香旗,就覺得「哇!好想也要一支,好酷!」但他當時還沒有請旗的概念,又很想要一支旗子,於是開始用隨手找到的碎布、香火袋剪下的媽祖圖案、加上一支免洗竹筷,就做成了第一支迷你版進香旗,珍藏至今。

上了國中後,這個「興趣」不減反增,他每次參與進香就仿照廟方的進香旗,自製迷你版旗子,並將它插在廟方製發的大進香旗上,帶著一起參與徒步進香。

這些經年累月的成果,在家中擺設成吸睛的旗陣,還仔細標上不同的製作年份,更在社群上傳炫耀文,展示他的用心。

進香旗是進香活動中相當傳統的儀式物,但吸引這位大專生的是蒐集、手作與展示旗子的過程。他每年盡可能參加不同的徒步進香,該「儀式物」將他與徒步進香活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大專生仿照各大宮廟的進香旗,自製迷你版旗子。 圖|齊偉先老師採訪者提供

大專生仿照各大宮廟的進香旗,自製迷你版旗子。 圖|齊偉先老師採訪者提供

另一個非信徒案例,是參與彰化南瑤宮進香的陳醫師,他自認不是信徒,卻比一般信徒貢獻更多。一切都源於因緣際會下,經歷了南瑤宮傳統的「祭貳香」儀式。

南瑤宮抵達嘉義新港奉天宮完成會香大典後,回程會和當年輪到的宮廟進行祭貳香儀式。走在鄉間小路上,祭貳香的宮廟友轎隨著鼓聲漸漸逼近媽祖神轎,雙方完成核對龍銀信物等儀式後,護轎人迅速揭開香火擔護布,在一陣薰香四溢、歡呼吆喝下,友轎即刻回頭消失無蹤。

這如夢似幻的場景令陳醫師起了「想把這份感動分享出去」的念頭。他的分享方式很特別,精心規劃了「打卡送進香咖啡」活動,自己架設咖啡機、租咖啡車,至臺北、臺中、彰化等地推廣,民眾只要在臉書活動頁上打卡,就能獲得一杯咖啡。

陳醫師個人的美學品味,體現在推廣策略上,他選擇送現煮咖啡而非冰涼飲料、選擇和個性咖啡店而非連鎖咖啡店合作,目的都是為了吸引原本對進香文化感到陌生、卻具備中產階級美學品味的一群人,希望讓他們體會「傳統」的現代風貌與質感。

陳醫師的「打卡送進香咖啡」活動 圖|齊偉先

陳醫師的「打卡送進香咖啡」活動 圖|齊偉先

此外,陳醫師也邀請藝術家以南瑤宮進香為創作主題,並推出「香路輕旅」四條主題路線的漫遊活動。對陳醫師來說,他不是要讓人以信徒的方式體驗進香,而是要呈現他心目中「傳統的現代風華」。

齊偉先稱此現象為對傳統的「現代美學凝視」,陳醫師發掘宗教儀式中具潛力的美學元素,經由他現代時尚或中產階級品味的轉譯再現,創造傳統進香儀式與現代人產生連結的機會。

有趣的是,陳醫師自認「不是信徒」的美學實踐,在其他人看來完全就是虔誠信徒的表現,對於南瑤宮的信徒來說,陳醫師就是「神明找來做事的人」、「無自覺的神明使者」。

無論是喜愛進香旗的大專生,或推出進香咖啡的陳醫師,均以「物質」為媒介,常年與進香活動產生緊密的連結。他們是無數香客的縮影,出於不同原因來參加進香,讓臺灣的進香文化展現多元旺盛的生命力。

過去的研究多數聚焦在信徒身上,較少關注為數眾多的非信徒,齊偉先認為這將錯失理解宗教活動能夠一直存在、一直造勢、一直擴大的真正原因。

"民間宗教活動的運作本身,不只是屬於信徒圈,當中還潛藏許多向外與「非信徒」連結的機制,展現「進香可以屬於更多人」的這份公共性。"

「傳統的徒步進香一直是連結信徒與非信徒的儀式活動,其他民間的宗教儀式活動,又何嘗不是呢?」

透過這份觀察,齊偉先再進一步反思,如果用光譜的概念來看發生在進香活動中的各種行動,所謂「信徒/非信徒」其實很難明確二分。很多人在參與儀式的過程中,其自我認同可能產生位移、轉變,創造出信仰認同萌生的可能性,這體現了民間信仰現代性的一環。

在這份解釋中,那些在傳統框架下被認為「不夠信徒」的實踐,都有了屬於他們的位置與意義。

屬於「非信徒」的保育團體,帶著有媽祖魚之稱的白海豚花燈,與媽祖鑾轎一起遶境,期望喚醒大眾對白海豚保育的重視。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CC BY-NC 3.0 TW)

屬於「非信徒」的保育團體,帶著有媽祖魚之稱的白海豚花燈,與媽祖鑾轎一起遶境,期望喚醒大眾對白海豚保育的重視。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CC BY-NC 3.0 TW)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CC BY-NC 3.0 TW)

靈力真的存在?開放性溝通維繫人神兩界

漫長的人類歷史中,無論是原始部落或現代社會,宗教的形式儘管有所不同,其根本性並沒有改變。對齊偉先而言,宗教中對於「靈力」、「超越界」的理解與想像非常迷人!這類源於超自然的力量,是人類社會生產意義的來源──這點可從古今中外的藝術創作中發掘。

然而,由於學術研究講求實證,社會科學家多半不知如何處理靈力問題。齊偉先對照西方天主教研究中的「例常化」(routinization)概念,對臺灣民間信仰脈絡中的靈力理解,提出了另一種解讀。

例常化就是對神之大能的日常替代性方案,這種制度化的方案因靈力而存在。起因在於神雖有大能,但信徒無法時時刻刻都感受到神顯,因而需要用例常化的制度來「替代」神啟,讓常民維持對偶然才會出現的靈力(如天主教「封聖」聖蹟)的信念。

有別於此,臺灣民間信仰存在一種直接進行社群溝通的機制,齊偉先稱之為「開放性溝通」。

"「開放性溝通」發生在民間信仰中人與神溝通的儀式,擲筊問事、乩童起乩為主要模式,透過非人意所能預期的開放式求問機制,將決議歸咎於神明意旨。"

神明意旨在此處看似一種權威,卻也是一股掣肘力量、一種借助神意詮釋的公共機制。在運作正當的前提下,可以解決人意的紛爭,或防範某些人倚仗著擁有專業型權威(如主持建醮科儀),而企圖走上私人慾望凌駕神意的歧路。

擲筊問事,是臺灣民間信仰常見的「開放性溝通」。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 3.0 TW)

擲筊問事,是臺灣民間信仰常見的「開放性溝通」。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 3.0 TW)

圖|國家文化記憶庫(CC BY-NC 3.0 TW)

至於齊偉先自己信不信「靈力」的存在,身為社會科學家的他表示,自己是自然科學訓練出身的學者,大學唸的是電機,過去對神神鬼鬼之事是不相信的。但在看到太多身邊助理與朋友的神秘經歷之後,他分享現在的個人體悟,也就是「人有不同體質」的事實:

「有些人就像絕緣的木頭,兩頭接上高壓電也不會有感覺;但有些人的體質就像易導電的金屬,對於些微的電流或超自然的能量異常敏銳。我們應該要尊重體質差異存在的可能性。」

臺灣民間信仰的精神:信仰作為動詞

齊偉先從長年的田調中,領悟臺灣民間信仰的精神:「信仰」是文化語彙中的動詞。 圖|研之有物

齊偉先從長年的田調中,領悟臺灣民間信仰的精神:「信仰」是文化語彙中的動詞。 圖|研之有物

齊偉先在沉浸田野多年之後,對於臺灣民間信仰的精神下了一個有趣的註腳,他表示「我們的文化語彙中,『信仰』一直只被當作動詞使用」。

「我們談到『信』或『信仰』的時候,通常是以動詞的邏輯在使用這個詞彙,很少談名詞的信仰(belief)。當一個人說『我信什麼神明』時,表述的不是他的信仰內容,而是『他信神明』這件事、和神明有某種儀式聯繫。」

這和基督教談信仰很不同,基督教高度關注信仰內容及教義,但若問一個人對媽祖或王爺的信仰內容,卻像是問了一個很突兀的私人問題。

這是因為信徒與神明的連結,存在太多個人領悟的殊別性。像是某位信徒跟孩子關係不好,他跟媽祖訴苦、請求指點迷津,媽祖指示他別再抽菸喝酒。這類個人教誨太私密,難以成為放諸四海皆準的通例。

"對信徒來說,重點不是信仰的內容,而是向神明祈求、願望的達成與否,都成為靈證自己與神明關係的過程,信神明就是與神明維持彼此相挺的互動關係。"

齊偉先指出,「信神明」的人會去參與該神明的儀式,這樣的「信」其實是一種相挺、交陪,我的事情祢幫我處理,祢的儀式我出錢出力。這就是「信仰作為動詞」的內涵,是一種建立在關係認定之上的儀式實踐與義務感,也是臺灣民間信仰的精神,透過身體的實踐與物質的連結而得以完成。

本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為中研院廣告。

 

採訪撰文|謝宜安
責任編輯|田偲妤
美術設計|蔡宛潔

SEP. 2024

深海探索新紀元

深海是鮮少有人探索的寂靜世界,本文記錄了研究船海洋探索號上的科學家團隊,潛入灰六鰓鯊獵食場進行標識任務,希望藉機窺探這片未知境地。

深海探索新紀元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