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新研究檢視了世界各地販賣的海鹽、岩鹽和湖鹽,以下是你該知道的事。
微塑膠在幾年前就被發現存在海鹽裡,不過在這種人們最常使用的調味料中,塑膠微粒散布的範圍有多廣則還不是很清楚。如今新的研究指出,從世界各地取樣的調味鹽中,有90%含有微塑膠。
根據南韓及綠色和平東亞分部(Greenpeace East Asia)的研究人員所做的最新分析顯示,在受檢的39種品牌食鹽中,有36種內含微塑膠。參考了先前的食鹽研究後,這份研究是第一個以這種規模檢視食鹽中微塑膠的地理分布,以及它與環境中塑膠汙染發現地點相關性的研究。
「研究結果顯示人們從海洋產品攝入的微塑膠量和當地的排放有強烈的正相關。」南韓仁川國立大學(Incheon National University)的海洋科學教授金成珪(Seung-Kyu Kim)說。
研究所分析的食鹽樣本來自位於歐洲、南北美洲、非洲和亞洲的21個國家,沒有測出微塑膠的三個品牌分別來自臺灣(精製海鹽)、中國(精製岩鹽)和法國(日曬粗海鹽)。這個研究本月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
研究發現食鹽中的微塑膠含量在各品牌間差異頗大,而亞洲品牌含量特別高,含量最高的則是在印尼販售的鹽。亞洲是高塑膠汙染的地區,而根據2015年另一份不相關的研究,擁有長達5萬4720公里海岸線的印尼正是全球塑膠汙染第二嚴重的國家。
塑膠汙染地理密度的另一個指標則顯示,海鹽的微塑膠含量最高,其次是湖鹽,然後是岩鹽。
新研究是近年來第五個對食鹽所做的研究,其它研究分別由來自西班牙、中國、美國和一個法國、英國與馬來西亞組成的各團隊所完成。
↑↑↑↑↑如何告別美妝用品中的微塑膠?
紐約州立大學弗雷多尼爾學院(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in Fredonia)的教授雪莉.梅森(Sherri Mason)曾經與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研究人員合作了另一個關於食鹽的研究,她在某次訪問中說新研究在評估微塑膠的影響方面,拼上了的「另一塊拼圖」。
「他們發現亞洲的含量較高的這件事實很有趣,雖然不意外,不過還是要有資料佐證,」她說。「較早期的研究是有在那些國家的食鹽商品裡發現微塑膠的痕跡,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含量多寡。」
她說新的研究「顯示微塑膠無處不在,這不是說你在英國買海鹽就能確保平安那種可以輕易解決的事。」
微塑膠對人體有害嗎?
新研究估計成人平均每年透過食鹽攝入約2000個微塑膠,有什麼影響則仍屬未知。
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 in Britain)做了另一份評估微塑膠對環境造成的風險的研究,研究結果在星期三發表,而結論是了解不足而無法論定微塑膠是否造成傷害。
這份研究在回顧了329份現存的研究後發現,人類對於微塑膠影響的科學理解存在「重大的知識缺口」。這些研究針對包括柔珠(microbeads)、碎片和纖維等各種型態的微塑膠進行研究,最後導致資料錯誤配置而出現類似於「蘋果比梨子」這樣的比較。這個研究的共同作者約克大學地理教授亞里斯泰爾.巴克斯歐(Alistair Boxall)在一份聲明裡這樣說。
「根據我們的分析,目前只有少數證據指出微塑膠會引起重大傷害,」他說:「現在迫切需要的是更優質、更全面的監測研究,配合那些以環境中實際存在的顆粒大小和物質型態所進行的更接近現實環境的微塑膠影響研究。。」
這份新研究是由個人護理產品委員會(Personal Care Products Council)這個商業團體所資助,研究結果發表在《環境毒物學與化學》(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期刊。
巴克斯歐還補充說,聚焦在微塑膠問題上,可能會轉移人們對其他如汽車輪胎排放微小粒子等更嚴重的(且更容易辨別的)環境汙染問題的關注。
延伸閱讀:水母體內出現的菸盒塑膠膜,最終可能被我們吃下肚? / 不可不知的塑膠毒素:為什麼標有「不含雙酚A」的產品不一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