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神秘的白鼻症都會侵襲數以千計的蝙蝠,牠們的口鼻部會長出有毒的白色真菌。但研究人員正在對抗這種可怕疾病--用光做為武器。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1月2日發表一項新研究,顯示紫外光可對導致蝙蝠白鼻症的真菌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而紫外光可經由黑光燈發射,且能導致曬傷。該研究結果或許能提供線索,讓研究人員更了解如何遏止這種正在大肆侵襲北美蝙蝠的致死性病原。
每年神秘的白鼻症都會侵襲數以千計的蝙蝠,牠們的口鼻部會長出有毒的白色真菌。但研究人員正在對抗這種可怕疾病--用光做為武器。
《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在1月2日發表一項新研究,顯示紫外光可對導致蝙蝠白鼻症的真菌造成不可逆的破壞,而紫外光可經由黑光燈發射,且能導致曬傷。該研究結果或許能提供線索,讓研究人員更了解如何遏止這種正在大肆侵襲北美蝙蝠的致死性病原。
自2006年首次於紐約州一處洞穴發現白鼻症,這種疾病已殺死大約570萬隻蝙蝠。該疾病的病原為真菌Pseudogymnoascus destructans,在北美洲陰冷洞穴中冬眠的蝙蝠身上,翅膀、口鼻部及耳朵會迅速出現病徵。
這種真菌侵襲冬眠的蝙蝠,並擾亂牠們的身體機制。蝙蝠因感染真菌而頻繁甦醒,使牠們活力下降,且太過疲憊而難以生存。
雖然這種真菌對許多北美蝙蝠都具致死性,但歐洲的蝙蝠已經與這種真菌共存數百萬年,早就適應與它們生活再一起。
政府與學術研究人員都希望了解P. destructans為何會具有致死性。他們在實驗室裡比較該真菌與其他六種無病原性同屬真菌的基因,將真菌暴露在破壞DNA的紫外光下,研究它們如何反應。
所有真菌都能抵抗紫外光,唯獨P. destructans在紫外光下受到破壞。只有15%的P. destructans能忍受低劑量紫外光,且中劑量紫外光可摧毀99%的P. destructans。以紫外光源直接照射數秒,就能摧毀大部分的P. destructans。
該研究主要作者與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植物學家強.帕默(Jon Palmer)說:「這個現象是我們始料未及的。」
P. destructans生長於陰冷的洞穴裡,環境溫度為攝氏4-20度。帕默說,多數生長在陰暗環境中的生物照射紫外光後,仍能修復DNA受到的傷害。
「P. destructans缺乏修復DNA的重要酵素。」他說。「這種真菌對於紫外光非常敏感。」
如今科學家知道如何在實驗室破壞這種真菌性病原,下一步就是進行實地研究。
研究人員在2016年一場研討會上首度發布該研究結果,而加州大學生物學教授馬姆·克爾派崔克(Marm Kilpatrick)雖然並未參與該研究,卻很興奮聽到這個消息。他很好奇,實驗對象從培養皿的樣本轉為洞穴裡活生生的蝙蝠時,實驗會如何進行。
不過他說,要一次治療數以萬計的冬眠哺乳動物是很困難的。真菌除了生長在蝙蝠口鼻部上,也生長在蝙蝠閉合翅膀的皺褶裡。非侵入性的光束無法有效遏止真菌殺死蝙蝠。
「較小規模的治療或許更容易成功。」克爾派崔克說。「你可能要抓起每隻蝙蝠,讓牠們暴露在紫外光下。」
克爾派崔克說,在一季冬天數次進入蝙蝠棲息地並以紫外光治療牠們,可能會打擾蝙蝠冬眠。休息不足導致的疲倦正是白鼻症能殺死蝙蝠的原因之一。
克爾派崔克與同事研究了不同數量的P. destructans對於冬眠蝙蝠的影響。如果幾次紫外光治療能摧毀足量真菌,避免真菌殺死蝙蝠,那麼就能讓某些種類的蝙蝠撐過這個冬天。
該研究發表後,共同作者丹.林德納(Dan Lindner)接受美國國家魚類與野生物基金會(National Fish and Wildlife Foundation)的「蝙蝠未來基金」(Bats for the Future Fund)資助,持續研究如何以紫外光對抗這種致病真菌。目前進行中的研究會使用紫外光治療自然感染P. destructans的蝙蝠,並觀察紫外光是否能幫助牠們度過冬眠階段。
林德納說:「我們很高興能將這項治療方法帶出實驗室,實際用於蝙蝠身上。」
本報導的先前版本誤植林德納的姓氏。本報導已更新研究人員提供的資訊。
撰文:Elaina Zachos
編譯:涂瑋瑛
延伸閱讀:在巴西發現蝙蝠連體嬰 / 為什麼蝙蝠和樹懶倒掛卻不會頭暈?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