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政府表決通過設立了兩座新的海洋公園,所占面積大小相當於匈牙利國土面積。
南大西洋新設立了二個海洋公園,面積合起來就跟匈牙利一樣大。
其中一個叫做雅加內斯(Yaganes),就位在阿根廷南端外海,被戲稱為「世界終點」之處。另一個位在南大西洋,叫做納姆庫拉-博爾伍德灘二號(Namuncurá-Burdwood Bank II)。這二個海洋保護區面積總和高達約9萬6000平方公里,裡面有豐富的海洋生物,其中還有許多被列為瀕危物種。
阿根廷政府表決通過設立了兩座新的海洋公園,所占面積大小相當於匈牙利國土面積。
南大西洋新設立了二個海洋公園,面積合起來就跟匈牙利一樣大。
其中一個叫做雅加內斯(Yaganes),就位在阿根廷南端外海,被戲稱為「世界終點」之處。另一個位在南大西洋,叫做納姆庫拉-博爾伍德灘二號(Namuncurá-Burdwood Bank II)。這二個海洋保護區面積總和高達約9萬6000平方公里,裡面有豐富的海洋生物,其中還有許多被列為瀕危物種。
這些新海洋保護區中的部分區域,因屬偏遠海域而未受干擾,而阿根廷政府決意保護這些海域,確保當地的海洋生態系統仍能維持原狀。保育人士希望這樣的措施代表政府偏向採取更強力的保護手段,不只是因為政府決定劃入更大片的保護區,也因為設立了規範保護區的法律架構。
「這不僅僅是建立了兩個國家公園,」阿根廷植物與動物基金會(Fundación Flora y Fauna Argentina)的會長蘇菲亞.海諾寧(Sofia Heinonen)說:「它還為下一座國家公園打下基礎。」這個基金會曾經推動新海洋公園成立,
阿根廷的海洋公園之前是由政府管理漁業的部門一同管理,對商業營利採取開放態度,因此只撥了少許資金來阻止公園內的非法活動,因此公園內禁止捕魚之類的禁令難以伸張。阿根廷在2013年就成立的海洋保護區納姆庫拉-博爾伍德灘一號(Namuncurá-Burdwood Bank I)就有著監督不力的問題。管理國家公園的法律架構直到2015年才通過,而阿根廷的國家公園管理部門直到2017年才接掌業務。
同時,根據當地媒體轉載,最近幾年捕魚壓力在緊鄰阿根廷南部的海域已經向上攀升。所以為了保護阿根廷的水域,國家地理學會與巴塔哥尼亞海保育論壇(Forum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Patagonian Sea),和當地政府共同合作來調查該區域,目標是評估這個已知生物多樣性令人矚目的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
「我們撰寫了非常詳盡的科學報告,說明這個海域龐大的生態價值以及受保護的需要,」領導拉丁美洲區的國家地理原始海洋計畫(Latin American arm of National Geographic’s Pristine Seas program)的艾力克斯.穆尼奧斯(Alex Muñoz)說。而在今年稍早,阿根廷植物與動物基金會和國家地理學會就收到了來自關注保育的衛斯基金會(Wyss Foundation)的捐款,衛斯基金會捐贈了創下紀錄的10億美元款項,分給各個致力於創立如海洋保護區和國家公園等自然保護區的團體。
在國家地理對雅加內斯和納姆庫拉-博爾伍德灘的最近一次探索中,研究人員和攝影師操作攝影機下潛到1800公尺之下的海裡,他們發現有大量且多樣的生物定居在海底山脈和深海峽谷,鑑定出來的物種中,有許多只有在這裡才找得到。
海洋哺乳動物也是如此。雅加內斯曾經是讓捕鯨業大發利市的海域,這種活動嚴重打擊了南露脊鯨的族群。不過自從1960年阿根廷加入了國際捕鯨委員會(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後,就不再有捕鯨活動了,鯨魚的數目也開始緩慢回升。
有了這兩片新的海洋保護區,阿根廷8%的水域如今已受到保護,距離2020年將10%的國家水域納入保護的目標更接近了。
為了達到聯合國定訂在2020年完成保護全球10%海洋面積這個目標,海洋保護區是各國政府達成此目標的普遍手段。藉由在這些海域禁漁或類似活動,漁業資源在海洋保護區裡得以復原,之後能外溢到其他商業區域。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NOAA)的前主任珍.盧布琛科(Jane Lubchenco)在先前接受《國家地理》雜誌的一次訪問中,就將海洋保護區比擬為在感冒發病之前先注射的維他命C。
2018年3月由原始海洋計畫資助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有許多公告的保護區執行效果不彰。所以就算各國自行宣告設立保護區,聯合國仍然無法達成預期目標。不過像阿根廷這樣的國家還沒放棄。
「阿根廷在海洋保育上正要迎頭趕上,」穆尼奧斯說:「現在它即將成為全球的保育領導國家。」
海諾寧表示,她們組織未來的保育工作包含與智利這個緊鄰南極的國家商談,希望能在南大西洋建立聯合的保護區。
撰文:SARAH GIBBENS
編譯:蔡雅鈴
延伸閱讀>>地球上最嚴酷之地的「極端保育」/ 特刊《全球13大新海洋保護區》
(本文的網頁首圖Photo Credit : Neville Wootton, via Flickr, CC BY-SA 2.0)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