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郁宸(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嘉義縣阿里山鄉塔山及鹿林山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環境,當地幾處隧道及洞穴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已成為蝙蝠良好棲所。為了解塔山及鹿林山地區的蝙蝠資源,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委託嘉義大學進行兩年的調查與監測,結果共發現20種蝙蝠、占臺灣本島33種蝙蝠物種的61%,其中更有八種臺灣特有種及三種特有亞種。
塔山一帶蝙蝠調查多達20種 占臺灣本島物種的61%
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後簡稱嘉義林管處)在28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為了解塔山及鹿林山地區的蝙蝠資源,委託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在嘉義縣塔山與鹿林山一帶,進行兩年的生態調查,嘉大研究團隊透過棲所調查、豎琴網捕捉及蝙蝠超音波偵測器的錄音,共記錄到20種蝙蝠物種,占臺灣本島33種蝙蝠的61%。
其中包括八種臺灣特有種,分別為臺灣大蹄鼻蝠、臺灣小蹄鼻蝠、寬吻鼠耳蝠、臺灣長耳蝠、長趾鼠耳蝠、紅棕鼠耳蝠、姬管鼻蝠和臺灣管鼻蝠,以及三種特有亞種,包括堀川氏棕蝠、臺灣毛腿鼠耳蝠和金黃鼠耳蝠。
另外,研究團隊兩年來在鹿林山鄰近的石山引水道記錄到最多的是東亞摺翅蝠,在2021年調查時多達上千隻,2022年10月調查時也記錄到約850隻。
塔山一帶生態資源豐富,是許多蝙蝠物種的重要棲地與度冬棲所。此次記錄到的物種中,臺灣大蹄鼻蝠、臺灣小蹄鼻蝠、東亞摺翅蝠及金黃鼠耳蝠等四種蝙蝠是以洞穴為棲所。特別的是,金黃鼠耳蝠夏天在平地繁殖,10月才會來到塔山地區冬眠。嘉義林管處指出,金黃鼠耳蝠近年來族群數量有減少趨勢,保護其度冬棲所格外重要。
嘉義林管處委託嘉義大學進行蝙蝠相調查,在塔山地區發現正在冬眠的金黃鼠耳蝠。圖片來源:嘉義林管處提供/攝影:高梅婷
嘉義林管處表示,蝙蝠休眠或冬眠時對環境的變動相當敏感,尤其冬眠的蝙蝠可能因為人為干擾從冬眠中甦醒,會浪費許多的能量,最糟的情況下,蝙蝠在春天還沒來臨前便把儲存的脂肪用罄,如果沒有辦法找到昆蟲覓食便可能死亡。嘉義林管處也呼籲民眾,如果發現蝙蝠應避免使用燈光照射或大聲喧嘩干擾蝙蝠,發現蝙蝠棲息洞穴更不要隨意進入,避免因一時的好奇而傷害到蝙蝠。
此外,食蟲性蝙蝠會吃掉大量有害昆蟲,有助於減少農作物危害及疾病的傳播;而有些食果性蝙蝠可以幫助植物傳粉或傳播種子。蝙蝠在宗教、文化、生態旅遊上也都提供許多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呼籲民眾一同保護蝙蝠。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