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期雜誌開始,我們將以三期刊登《了解海豚》系列報導,討論人類與海豚之間的關係。本期探討的是海豚的智慧;未來我們還將探討海豚的圈養及文化議題。
從本期雜誌開始,我們將以三期刊登《了解海豚》系列報導,討論人類與海豚之間的關係。本期探討的是海豚的智慧;未來我們還將探討海豚的圈養及文化議題。
海豚是地球上智慧最高的生物之一,牠們的大腦與身體重量的比例甚至超過黑猩猩,同時社會化的程度甚至可能超過人類。儘管仍舊缺乏證據支持牠們以「語言」溝通,但是科學家已經知道海豚會呼叫彼此的名字,並且用大量的精力來交換聲音。有些科學家相信,人類將有希望破譯海豚的語言,甚至有一天跟海豚直接溝通。本期雜誌報導的德妮絲‧赫辛的研究尤其令人振奮。
這樣一種神奇的生物,在台灣的海域並不少見。經學者統計擱淺記錄與海上調查觀察的數量,台灣海域至少有31種鯨豚,占全球鯨豚種類總數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也包括咸認智慧最高的瓶鼻海豚與印太瓶鼻海豚。
在討海人口中,牠們被稱為「海豬仔」、「和尚頭」等充滿鄉土親切感的名字,但在過去海豚與台灣沿海漁民的關係不僅算不上親切,反而充滿衝突。在澎湖沙港,曾經每年進行全村出動驅捕海豚,並在海灣中屠殺的活動,一如今日仍備受爭議的日本太地町海豚驅捕,其獵捕方式頗為殘酷。1990年,來自美國夏威夷的環保組織「信任地球」來到沙港,將村民的捕捉方式記錄下來,公布於國際,台灣農委會迫於壓力才將鯨豚類列為保育類動物,從此終止了沙港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海豚驅捕活動,也開啟了台灣鯨豚的保育與研究。
但或許讓許多人驚訝的是,直到今天,海豬肉(即海豚肉)這道菜餚依舊時常出現在雲林沿海一帶,成為當地公開卻不能說的祕密。
在此同時,出海賞鯨豚(賞海豚的機率實際上遠大於賞鯨)也已經成為台灣東部海域一項重要的旅遊資源。自1997年台灣開始發展賞鯨業以來,從3家業者一年遊客約1萬人已經發展至19家業者,每年已約有30萬人次。去年光是花蓮一地的賞鯨人口就已突破15萬人。然而對這個產業的規範與管制仍舊十分缺乏,因此賞鯨活動很可能已對台灣東岸海域的鯨豚行為造成影響,使得鯨豚分布地點逐年外移。長期關注鯨豚保育與賞鯨活動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因此在去年呼籲相關單位建立規範、落實管理,以免蓬勃發展的賞鯨活動「造成商業利益與生態保育間的失衡,失去了環境資源永續發展的初衷。」
這些情況說明了在台灣地區,人與鯨豚之間的關係仍有很大一部分建立在經濟性的掠奪上。有一天,海豚與人類之間有可能建立真正的溝通,當那天到來,台灣海域的海豚會跟我們說什麼呢?或許我們真正應該考慮協助台灣海域的鯨豚族群健康發展,而不只是將牠們當做商業開發的工具。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