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原是風光明媚的季節,對於臺灣周邊的海洋則是詭譎萬變、難以捉摸。就在去年小虎鯨集體擱淺的整整一周年,25日,又見小虎鯨成群出沒高雄港邊,雖部分個體經引導後平安出港,仍有八隻擱淺,七隻相繼死亡,一隻搶救中。
死亡個體經解剖顯示,都有肺部急性感染現象,疑因小虎鯨高度社交互助行為,當群體中出現第一隻個體感染,未能保持適度物理距離,協助照顧下,導致相繼交互感染致死。
擱淺於高雄港周邊的小虎鯨,已是第五次紀錄。圖片來源:海保署
相隔一年 小虎鯨再現高雄港邊 生死兩樣情
25日晚間8點多,高雄港區接獲民眾通報疑似海豚迷航,海委會海保署隨即會同高雄港警察、高雄市政府、成功大學及海巡署,啟動海保救援網(MARN)機制,趕抵現場;當時已有三隻死亡個體,由於天色昏暗,僅能從外型初判為小虎鯨(Feresa attenuata)。
港內目測尚有十餘隻,已經準備吊車處理死亡個體,一隻受困等待救援,其他迷航個體部分向外移動,港警派出戒護船觀察,並且防止其他船隻靠近。
受困於消波塊內,對救援原本就不利,對困住的小虎鯨更形成多重壓力。當時因遇退潮,海水一次又一次將小虎鯨往後拉,讓牠的身體不斷往下沉陷,心情緊張加上環境緊迫使其不斷嗆水。幸好在第一次嘗試失敗,經過兩位海巡弟兄神力相助下,幸運救出活體小虎鯨。
倖存小虎鯨從消波塊脫身,身上布滿各種消波塊磨出來的痕跡。圖片來源:海保署
隔(26)日上午,出現兩群小虎鯨,其中一群隨著貨輪出海。下午3點多,在前一天擱淺附近再發現二具死亡的小虎鯨,另一隻載浮載沉個體,晚上9點多確認死亡;死亡個體運回成大,安排解剖;另外,前一晚死亡的三隻個體解剖後初判都有嗆水現象。
七隻死亡個體經義務協助的陳怡樺獸醫師和臺大獸醫系副教授楊瑋誠團隊進行解剖,結果顯示,從肺、脾、肝臟狀況,研判與感染有關;由於身體外觀很強壯飽滿,胃內有魷魚嘴,脂肪不是太薄,推測可能是急性感染後死亡。
其中一隻呈顯明顯腐敗,推測是首隻死亡的小虎鯨,救援團隊依照小虎鯨習性研判,疑因照顧或保護第一隻死亡個體,而接續感染發病,導致靠岸擱淺。
參與現場救援的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主持人王浩文表示,全球小虎鯨的研究並不多,目擊記錄也不多。已知小虎鯨是社交型群聚,幾個家庭一起行動,若有個體遇到困境,會彼此幫忙,若遇傳染性疾病,則不像人類多得維持物理距離,因此易互相感染。
至於倖存的小虎鯨,呈現輕微脫水、飢餓、紅血球少、肝臟受損、緊迫、細菌感染等現象,救援團隊將參考細菌採樣結果調整抗生素,再追加預防肝臟壞死的藥,期待狀況穩定,從灌水後逐步、緩慢給予固體食物。
安置於成大海洋生物鯨豚救援中的小虎鯨,疑似與其他死亡個體急性感染,正積極投藥中,希望能改善狀況。圖片來源:海保署提供
季節交替 西南海岸海象變化多 小虎鯨五度擱淺
這是小虎鯨第五度春季集體擱淺於臺灣西南部。去(2019)年同一天晚上,旗津附近海域也有六隻小虎鯨集體擱淺於附近,牠們大部分是為了協助部分較弱個體能夠成功出海,最後集體擱淺於岸上。
海保署表示,小虎鯨常於春季集體擱淺於臺灣西南部,曾於2003、2005、2018、2019年有迷航或擱淺紀錄,過去20多年來已有超過200隻小虎鯨擱淺紀錄,原因不明。去年同日晚間也有小虎鯨集體擱淺於旗津海域,當中六隻小虎鯨後送安置後仍然死亡,經檢查均有聽力受損的現象。
王浩文表示,擱淺常發生在季節交替之際,例如冬天進入春天或秋天進入冬天,至於是否與洋流改變、而從南沿著巴士海峽來到臺灣,仍需持續探討。
他解釋,擱淺代表身體狀況極度不舒服,因此靠岸休息。這就像一個人游泳,體力夠能往較深的水域活動,若身體疲憊,就需靠岸休息的道理一樣。至於什麼原因造成牠身體不舒服、衰弱至此,原因非常龐雜,可能是化學性的水質汙染、可能物力性的外力撞擊或其他物種攻擊、生物性的病菌感染等,但都在透漏海洋環境的訊息。
去年擱淺死亡的小虎鯨,死亡後解剖都發現單側耳朵充血,證明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造成充血的原因是外力造成,或有其他原因?雖然各方人士對此有些臆測和定論,但解剖結果顯示,在內耳找到寄生蟲,研判是造成聽力受損的主因。至於這個現象是短期或累積一段時日形成、能不能復原,已無法求證。
聽力是生活在深海的鯨豚,在昏暗無法目視的環境中生存的技能。靠著主動發出聲波、利用迴音探測周圍環境,發展獵捕能力、指引方向,或避開天敵和可能造成傷害的物理障礙;一旦聽力受損,在沒有協助下,將因缺乏獵捕能力,逐漸衰弱致死。
王浩文指出,小虎鯨是高度社交、集體行動的物種,若成員中有個體受傷,其他個體會協助補足其功能,但一整群都聽力受損,情況實在難以想像。不過,去年六隻小虎鯨死因為病菌感染,從死亡個體分離出抗藥性細菌,不容忽視影響海洋生態的程度。
雖然媒體報導十分關注塑料造成的影響,但是依據王浩文團隊和楊瑋誠團隊的解剖數據,僅約6~10%,遠不及肉眼無法判視的汙染來得嚴重、更令人憂心。
面對一群不明原因身體衰竭的擱淺小虎鯨,救援人員的壓力可想而知,必須極具耐壓性,背負著國人對救活小虎鯨的期望,去年眼見一隻隻小虎鯨死亡,對救援志工是沉重的烙印。今年至今有一隻小虎鯨倖存,其他六隻死亡個體仍想辦法運回救傷中心。
王浩文說,全球對小虎鯨十分陌生,臺灣對於三不五時出現沿海的小虎鯨,比其他國家更急需累積知識。即使已經死亡,仍要讓小虎鯨訴說牠們的故事,幫助人類下次有機會伸出援手時,盡力做到最好。
雖幾度救援小虎鯨充滿挫折,但成大生科系副教授王浩文認為,即使從死亡的個體透漏的訊息,也要幫助臺灣更了解小虎鯨以及環境訊息。圖片來源:海保署
擱淺鯨豚寫滿討海辛酸史 救援不易多死亡收場
林務局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擱淺鯨豚有大量寄生蟲,擱淺鯨豚心臟病比例高(77%),常見疾病為肺水腫、細菌性肺炎、擴張性心肌病、心肌局部壞死、脂肪肝、鬱血性肝病、胃潰瘍、腸炎及寄生蟲感染,皆可能與環境汙染、病毒感染、營養不良以及環境緊迫抑制免疫能力等相關。
因為鯨豚屬於大洋性物種,擱淺在沙灘後,處在陌生環境,對個體造成緊迫(壓力)很大,失去海水的浮力,臟器所承受的壓力,均可能加速死亡。因此,即便活體收容,活存率通常不高。海保署表示,多數國家對於鯨豚擱淺,倘個體狀況不佳,無法直接野放,考量無法覓得合適的收容場所,慮及動物福利,會採取人道處理。
【謝謝你! 鯨豚救援國家隊】
-MARN志工
-兄弟重機械有限公司
-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高雄港務局
-高雄港務警察總隊
-海洋委員會海保署
-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隊第六一中隊第一機動巡邏站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報導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中心」網站,內容由許多專家學者及民間環團,提供國內外環境教育與環保資訊;主題涵蓋全球變遷、溫室氣體控制、環保生活、環境汙染防治、生態保育、能源節約與能源效率、綠建築等各面向。期許能替沒有選票的山林、濕地、海洋、土地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