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林泰州導演長年關注紀錄片跟環境議題的關係。我們邀請他,對看同樣把紀錄片當成推動工具的《塑料王國》並撰寫專文,對塑膠地景、消費主義、甚至導演的紀錄位置,拋出一個再一個提問。)
「做這行業,又髒、又臭、又不賺錢⋯⋯」
「那為何選擇做這工作?」
「為了生活啊⋯⋯,我自己沒有本事,只是農民,不知錢從何來⋯⋯」
這部由港中臺合製,荷蘭阿姆斯特丹影展、美國日舞影展、日本NHK與丹麥廣播公司跨國資金共製的影片,中國導演王久良拍攝五年呈現「塑膠垃圾跨國移動」造成污染議題——先進國家將民生廢棄垃圾往他國弱勢貧窮地區「輸送」造成該地「髒活」的環境不正義故事。
影片開場從黑暗的塑膠廢棄堆中展開,一群小孩打著手電筒光照亮著「洋垃圾」挖掘找尋,畫面跳剪到一批批來自美國、歐洲、韓國與日本的貨櫃船停靠在青島港,然後一車車開往中國農村,將貨櫃中的塑膠垃圾傾倒在農田裡,貧窮的工人開始沒日沒夜地辛苦處理這些資本消費運作下的進口垃圾:包括塑膠罐袋、塑膠包裝、廢棄手機、塑膠布廣告。兩家九口以家庭手工業的規格在滿山滿谷的廢棄塑料山上,把塑料處理成塑粒再次轉賣賺取微薄工錢,賺取這辛苦小錢卻是要兩家大小犧牲身體健康代價全力投入,甚至是犧牲小孩學習教育得來,這難以翻轉的貧窮命運與環境難堪之現實景象,竟發生在當下經濟發展不容小覷的中國之農村邊陲,城鄉貧富如此極大反差,就像部分經濟觀察者觀察中國經濟「有一好,沒有兩好」,做為世界最大廢塑進口的中國(中國也是全球最大塑料生產國與消費國),境內就有近30個城鎮從事塑廢回收加工,這看似一門回收的「好生意」,如同影片身兼工人的老闆反映這回收現象的整體縮影:「這樣髒幹活,是為了過更好的日子。」但這樣真是為過更好的日子嗎?
攝影機聚焦這兩家人處理塑料垃圾高風險污染工作,塑膠碎裂全程沒有經濟能力穿戴口罩與手套保護。在高溫炎熱下工作只用手扇去熱,身體完全與燃燒塑料接觸,而兒童卻在塑料垃圾堆中尋找可堪玩樂的「塑膠玩具」與「學習教材」,閱讀廢棄的資本主義消費購物的DM作為生活調劑,被商品廣告誘惑洗腦而對外面世界像是亮麗的商品圖像產生購物憧憬。甚至用火燒塑膠垃圾玩耍,以處理過的塑膠髒水洗頭洗臉,在塑料污染的黑河中撿死魚烤來吃賴以為生,這些看了令人噁心反胃的畫面,卻是由導演親自掌鏡冷靜拍下沒有污染概念的兒童「染毒」與「吃毒」的過程,如此旁觀而毫無勸阻是令人質疑的段落。而大人呢?他們揮汗工作想拼過好生活,白天賣命做工,晚上上網計畫分期付款購買一台自身經濟條件難以達到的新車與化妝品,窮人也陷入了購物慾望與消費模式幻網中被「資本宰制」而不能自己,卻無視自己身體背後漸漸長出的莫名硬塊與工傷病痛,而忽視去醫院檢查的機會,或許窮工只有血汗打拼工作與做白日夢,完全談不上奢望有就醫休息的時刻,對完全投入高風險污染之血汗工作七十九小時卻只能賺一千五百元人民幣的人來說罷(大約是兩家九口三天多只賺七千元臺幣)。
影片最對比反差的是前段在鄉下做工處理垃圾,與後段到北京大商場出遊與試新車的畫面,這看似有導演刻意安排拍攝的痕跡,卻也讓我們反思不論貧富階級,每個人都完全被資本消費控制而難以脫身,消費欲望與生活夢想像是另一層次的「污毒」。 觀看此片像是經驗了最低度開發之地區的「第四世界」(Fourth World)生存現實,如同看到Cosima Dannoritzer的2016年紀錄片《電子廢棄物的悲劇》(The E-waste Tragedy)已開發國家將廢棄物運送到非洲與印度的景象般,反映跨國廢棄污染移動劇烈,而廢棄物的消化與分解速度遠遠比不上製造消費的速度,如此不對等的速度關係將使地球垃圾暴量成為另一場難以挽回的「垃圾戰爭」。而處在燃燒廢塑料現場長時拍攝的導演,呼吸塑化毒氣簡直像是在「自殺」吧,如放大來看,我們每位使用並丟棄塑料造成地球環境負擔與污染的消費者都是在實踐「慢性自殺」!
觀看環境危機的紀錄影片,觀眾閱讀完總有幾種反應:其一是這議題跟我無關而繼續冷感,其二是非常有感但卻無力以對,其三是想具體做點環保行動與社會參與。不論是哪種觀眾,看完本片是我們該開始反省過度消費與購物模式的時候了――減少對塑膠產品過度依賴(例如保特瓶),減低對塑化製品只一次性的使用(例如塑膠袋),並要求政府翻轉垃圾處理思維,訂定製造者與消費者加收環境與回收處理費用。如果把這影片當作一般「環境類型電影」與「災難電影」以奇觀心態看過而不改變,活在地球村的我們真的沒有未來。
這影片最適合推薦給愛血拼與狂消費的觀眾觀賞,甚至推薦給在塑化工業大廠與製造業者。我們都是本片「未露臉的主角」,都是塑膠垃圾的共犯,都該細看並展開行動,而不該有「鄰避情結」(NIMBY,Not In My Back Yard),認為中國垃圾污染不在我家附近就跟我無關之態度。畢竟地球海洋隨著洋流飄動到處看得到塑膠垃圾與微粒,塑粒污染陸地蔬果,甚至海洋魚兒吃下塑粒後,污染循環與食物鏈終會回到我們人類!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這紀錄片2015拍攝時被中國列為禁片,也讓中國正視此議題並宣布不再進口外國「洋垃圾」,是一部改變政府政策的優秀紀錄片。
原文出自Giloo紀實影音:台灣唯一以議題為導向的影音平台,搜羅台灣與世界最重要的紀實電影,打造專屬於議題與知識影像的文化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