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和倡導人士在這篇新研究中說,這就是應該取締穿山甲非法交易的另一個原因。
新研究發現馬來穿山甲(如圖,攝於越南菊芳國家公園),有可能會是未來其他新型冠狀病毒的帶原動物。PHOTOGRAPH BY SUZI ESZTERHAS, MINDEN PICTURES
根據3月26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有一小部分的穿山甲身上帶有冠狀病毒,而且關係和造成COVID-19大流行的病毒非常相近。
這也使得穿山甲成為除蝙蝠以外唯一的一種已知會被新型冠狀病毒的近緣病毒感染的哺乳動物。不過這篇研究並未證實、也沒有反證穿山甲跟目前的大流行疫情有關,只是指出牠們在其他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上所可能扮演的角色。
「若說這次全球危機有什麼清楚的訊息,那就是應該要嚴格禁止穿山甲在[活體動物]市場的販賣和消耗,以免未來再度發生大流行。」非營利組織「拯救穿山甲」(Save Pangolins)的共同創辦人暨保育生物學家保羅.湯森(Paul Thomson)說。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蝙蝠是SARS-CoV-2(新型冠狀病毒正式名稱)最有可能的帶原者,但在傳染給人類前可能已先跳到另一個物種身上了。
丹.錢勒德(Dan Challender)在一封電郵中寫道,我們已知穿山甲會攜帶冠狀病毒。錢勒德帶領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穿山甲專家小組,而該聯盟負責設定各物種的保育等級。因此,牠們會成為尋找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時的焦點,也就不足為奇了。他說。
這六隻馬來穿山甲是在中國廣州一處出租物業中查獲的。學者說,必須禁止活體穿山甲與穿山甲肉的非法交易,才能避免疾病傳播。PHOTOGRAPH BY XIAO CHIBAI, NATURE PICTURE LIBRARY/MINDEN PICTURES
儘管全部八種穿山甲的國際商業交易都是嚴格禁止的,但咸信穿山甲也是全世界走私最嚴重的動物。每年有幾千隻穿山甲的鱗片被走私、用於傳統中藥,牠們的肉也被某些中國人、越南人和亞洲其他地方的人認定是美食。因為冠狀病毒可以透過特定的體液、排泄物和肉傳播,所以就疾病傳播的角度來看,把活體穿山甲當食物買賣,會比接觸鱗片更嚴重。
在中國,吃穿山甲是違法的,但當地的餐廳菜單上還是可以看得到。同時,動物活體市場中也一直都買得到取鱗片用的穿山甲,直到1月26日、因為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恐懼才促使中國政府下令關閉所有市場。
遺傳相似性
這篇新研究發現,在穿山甲身上發現的幾種冠狀病毒株的基因序列,跟新型冠狀病毒的相似程度介於88.5%到92.4%之間。
研究人員從2017與2018年反走私行動中破獲的18隻馬來穿山甲身上的組織樣本開始,測試有沒有冠狀病毒存在。他們在18隻穿山甲的樣本中發現其中5隻有冠狀病毒。後來他們又在其他破獲的穿山甲身上取樣,也在一部分個體中找到了冠狀病毒。接下來他們將這些病毒的基因體排序,並和這次的SARS-CoV-2做比較。
他們的遣詞用字非常小心,學者指出,基因體的相似程度「不足以說」穿山甲就是把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從蝙蝠傳播到人類的中間宿主。但他們也不排除這個可能性。然而,這篇研究結論說,應該將穿山甲視為未來其他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宿主。
「我樂見這項研究,」錢勒德寫道。「固然需要對穿山甲身上的這類病毒做更進一步的研究,但研究其他物種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牠們也可能在把SARS-CoV-2傳染給人類方面扮演了關鍵角色。」
延伸閱讀:中國將熊膽推廣為冠狀病毒療法,動保人士因此感到擔憂 / 為什麼兒童感染新冠肺炎較不易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