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無所不在,2002年到2018年之間,臺灣每人每年用掉780個塑膠袋,平均一天使用超過兩個。除塑膠袋之外,商品的包裝、3C產品、牙刷等,或多或少都包含塑膠。有些人可能看到了塑膠垃圾對海洋的衝擊,看到死亡的鳥類、鯨魚胃裡塞滿垃圾,或是受困於塑膠繩、橡皮筋的海龜,因此覺得應該要為了環境而改變生活方式,支持減塑;但其實這是為了我們自己,因為塑膠可能早已進入我們的體內。
微塑膠(Microplastics)指長度小於5毫米的塑膠顆粒,可分為初級微塑膠如塑膠柔珠,或是大型塑膠製品碎裂所產生的次級微塑膠,如今到處都有,體積細小如塵埃的微塑膠甚至可能會透過進食或呼吸進入人體內。「你每一次的消費,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每位消費者的選擇,可以影響企業做出改變。世界已經採取了哪些行動,來共創減塑甚至是無塑生活?
延伸閱讀:什麼是微塑膠?海洋垃圾帶?你不能不懂的塑膠汙染知識
臺灣限塑 你做到了嗎?
臺灣在2002年開始全國限用塑膠袋,2018年推動新一波限塑政策,擴大限制使用塑膠袋的業者類別,不得再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希望能逐年降低每人使用的塑膠袋數量,也對免洗餐具、吸管、一次性飲料杯等用品的使用做出禁用規劃,目標是2030年全面禁塑。最理想的狀況是希望能透過這類政策,促使發展新的替代科技或商業模式,大眾也應該確實重複使用,逐步停止使用任何一次性產品,真正做到環保。
建立循環 老瓶裝新酒
零廢物平臺LOOP創辦人-湯姆.薩奇(Tom Szaky),學習早期的循換模式,採用可退回(returnable)、可再填充(refillable)的容器,類似臺灣退回羊奶空瓶的機制。此種可重複填充的商業模式目標是只有運送和清潔的成本,削除再次製造的成本,藉此解決廢棄物問題。零廢物平臺LOOP試圖透過此方法,提供一個與直接丟棄容器同樣便利的選項,讓消費者接受;另一方面也促使生產者考量容器耐久性與功能性,進而改變包裝方式。
無塑超市 現在進行式
荷蘭連鎖有機超市Ekoplaza,率先推出無塑超市專區(Ekoplaza Lab),實驗大型零售通路採用無塑包裝的可能,包含生鮮食品、飲品等近700個品項,改用生物薄膜、可生物分解塑膠及傳統紙袋、玻璃等材質包裝,停用無法被分解的塑膠。在此推廣過程中需要與供應商聯手合作改變原有的販售型態,也需要消費者的認同。達到「無塑」的過程中,也希望能透過顧客的回饋,完善這樣的販售方式,並帶領超市產業及其產品供應商採用更加永續的經營方式。
為什麼要走向無塑?因為塑膠廢棄物的汙染顯而易見,除此之外還有看不到的微塑膠,確實存在於你我每天的生活當中。
你每天使用或製造多少微塑膠?一起加入Merck默克的微塑膠之旅,透過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查,看看微塑膠存在於何處生活角落,並檢視你的生活方式,離微塑膠有多近:
帶著好奇心探索未來 肩負責任——德國默克集團 (Merck KGaA)
德國默克集團1668年創立,為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化學、製藥公司,2019年正式在臺成立滿30年,以貫徹「突破始於好奇心」的企業核心,在創新能力、企業成功和責任承擔的基礎下,為科技、醫療與生技產業創造無限價值。致力於發展產品與技術,協助解決全球重大問題,例如在環境問題方面,研發了永續微塑膠替代品。默克相信好奇心是人類進步和發展的推動力,有助於我們尋求尚待解決問題的答案,並藉此搭起通往未來的橋樑,持續為人類生活創造新突破,發想並實踐美好未來。
了解更多德國默克集團 請至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