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微塑膠

共 18 筆相關資料

微塑膠就藏在你家裡,本文教你如何避開!
環境與保育|
Aug. 30 2023

微塑膠就藏在你家裡,本文教你如何避開!

你家的空氣、水和食物都充滿了超級微小的塑膠粒子。一起來看看最常見的微塑膠來源,還有該如何避開它們! 微塑膠和人類生活的每一個面向都有關。微塑膠比一粒鹽還要小,但我們和微塑膠的互動可能比我們自以為知道的更多。 我們每年吸入約2200萬微塑膠和奈米塑膠,因為這些東西就存在於我們的食物、用水和空氣中。 結果,我們的血液和肺臟裡也都找得到微塑膠了。我們才剛開始了解微塑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但研究建議,我們都應該關切這個問題。 這些細微的塑膠粒子或許難以避免,但只要簡單的替換、改變,就能減少在家裡接觸到的微塑膠量。 廚房──從包裝到砧板 想像你在準備早餐要吃的馬鈴薯。...

2022最關注野生保育類動物的運動賽事  你我攜手Run for Wildlife,一起減塑守護牠!
活動|
新聞稿

2022最關注野生保育類動物的運動賽事 你我攜手Run for Wildlife,一起減塑守護牠!

國家地理雜誌持續舉辦「野生動物路跑 Run for Wildlife」,因疫情停辦實體路跑兩年後,今年12月18日清晨於臺中市中央公園盛大舉辦路跑活動,號召各地跑友一同關注受微塑膠影響的陸域野生保育類動物,特別挑選最受微塑膠影響的「黃喉貂」作為主題動物,揭露微塑膠污染不只危害海洋生物,也正在傷害陸域動物,並呼籲民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共同維護動物生命及其生存的環境。

棲地與人類高度重疊 金門「歐亞水獺」糞便檢出微塑膠
環境與保育|
Jun. 01 2022

棲地與人類高度重疊 金門「歐亞水獺」糞便檢出微塑膠

整理:廖禹婷(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去年綠色和平發起「保育類野生動物的微塑膠汙染」研究調查,相繼在臺灣水鹿和嘉明湖棲地發現微塑膠,5月26日再度公布在臺灣本島已經滅絕、金門獨有的「歐亞水獺」排遺及其生活水域發現微塑膠,微塑膠檢出率皆將近八成。 近來歐亞水獺遭路殺事故頻傳,學者也指出,塑膠垃圾大量出現在水獺棲地,除了裂解成更多微塑膠,也會阻塞水獺原本的行經水域路線,間接導致水獺必須改道、增加路殺可能性。

學界首度在活人肺部發現微塑膠 寶特瓶原料尤其多
環境與保育|
Apr. 16 2022

學界首度在活人肺部發現微塑膠 寶特瓶原料尤其多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科學家表示,現在微塑膠汙染在地球上無處不在,人類接觸無可避免,人們也愈來愈關注微塑膠對健康的危害。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學界首次在活人的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而且幾乎所有樣本中都檢出這些顆粒。 活人肺部深處發現微塑膠 其中又以PP、PET最多 研究團隊從13名接受手術的患者的組織取得樣本,在其中11例發現微塑膠。發現最多的微塑膠類型是用於塑膠包裝和管材上的聚丙烯(PP),以及寶特瓶的原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過去的兩項研究發現,屍檢過程中採集的肺部組織,含有微塑膠的比例同樣很高。 學界已...

突破性研究 人體血液首次發現微塑膠 部份含2~3塑膠種類
環境與保育|
Apr. 05 2022

突破性研究 人體血液首次發現微塑膠 部份含2~3塑膠種類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 審校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科學家首次在人體血液中檢測到微塑膠,而且近80%的受測者身上都有。 研究結果顯示,微塑膠可以在人體全身傳播、可能滯留在器官中。這對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相當擔心,因為微塑膠確實對實驗室中的人體細胞造成損害,而且同樣會進入人體的空氣汙染顆粒,已知會導致每年數百萬人過早死亡。

高山空氣也受汙染 法國庇里牛斯山空氣發現北美和海洋微塑膠
環境與保育|
Jan. 03 2022

高山空氣也受汙染 法國庇里牛斯山空氣發現北美和海洋微塑膠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一項新研究發現微塑膠無處不在,不只上至聖母峰,下至馬里亞納海溝,甚至地球對流層的高處也有,而且風速能將它們散播到遙遠的地方。

每年最多5萬個微塑膠被吃下肚 研究:攝取大量微塑膠將損害人體細胞
環境與保育|
Dec. 29 2021

每年最多5萬個微塑膠被吃下肚 研究:攝取大量微塑膠將損害人體細胞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長度小於5公釐的微塑膠對海洋和水生生物有害已不是新聞。近期一份刊登於《有害物質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的研究進一步發現,大量攝取微塑膠可能對人體細胞產生有害影響。 細胞活力與微塑膠劑量 這份由赫爾約克醫學院(Hull York Medical School)和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科學家主持的研究,首次計算出可能對人體細胞造成嚴重傷害的微塑膠劑量。 主要作者、赫爾約克醫學院博士生埃文格洛斯.唐諾保羅(Evangelos Danopoulos)說,透過分...

科學家在各國包裝米發現微塑膠 微波即食飯含量最高
環境與保育|
May. 31 2021

科學家在各國包裝米發現微塑膠 微波即食飯含量最高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儘管難以接受,但現在飲食購物清單上的各品項,可能都包括少量微塑膠。澳洲新研究發現,各國的包裝米都含有微塑膠,無論米是在泰國、印度、巴基斯坦還是澳洲種的。 過去研究在茶、鹽、海藻、牛奶、海鮮、蜂蜜、糖、啤酒、蔬菜和軟性飲料等各種食物中發現微塑膠,即小於5mm的塑膠碎片或纖維。自來水中也有,瓶裝水更多。 在陸地和海洋環境中,大多數科學家見過的地方都發現了微塑膠,包括那些最偏遠的地方。微塑膠威脅著野生動植物,甚至造成死亡。 但是這些無所不在的塑膠到底如何影響人體健康?澳洲麥覺理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環境...

綠色和平揭海鮮「塑據」:臺灣人每年吃下1.63萬個微塑膠
環境與保育|
Feb. 03 2021

綠色和平揭海鮮「塑據」:臺灣人每年吃下1.63萬個微塑膠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綠色和平1月28日公布臺灣人食用海鮮「塑據」,依據文獻資料推估,臺灣每人每年平均經由海鮮吃下1.63萬個微塑膠,相當於一根1.05公克的塑膠吸管。 專家強調,從此不吃海鮮並非問題解決之道,畢竟就連鹽巴、啤酒與飲用水等都被驗出含塑膠微粒。綠色和平呼籲,應從源頭落實塑膠垃圾減量,同時批評限塑政策失靈,國人塑膠總用量在十年間反增22.8%。 綠色和平建議,環保署應立即採取下列措施:將外帶與外送納入管制對象、提高限塑收費與獎勵優惠、推動重複使用的循環模式,加速淘汰一次性塑膠。

微塑膠毒害海洋 中研院發現:潮間帶生物後代死亡率增3倍
環境與保育|
Dec. 10 2020

微塑膠毒害海洋 中研院發現:潮間帶生物後代死亡率增3倍

整理:許祖菱(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中研院最新研究發現,流入海洋的微塑膠因為體積小,容易被海洋生物誤食,會造成海洋生物下一代幼生的死亡率增加3倍,而且愈小的微塑膠,毒性越強。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兼代理主任陳國勤、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余倖霈以潮間帶生物──紋藤壺為研究對象,發現紋藤壺若從幼生到成體持續食入微塑膠,累積的微塑膠毒性可能跨越世代,導致潮間帶生物孕育的下一代死亡。論文已於今年12月登上國際期刊《環境汙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