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Apr. 03 2019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3
/ 6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我213天的太空生涯這最開頭的八分半鐘,給了我永生難忘的回憶。要認識太空,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坐著太空梭離開地球更棒的方式了。我們這趟為期兩週的STS-130任務進行的是國際太空站的最後一次組裝任務,同時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太空梭任務,要安裝兩個艙段,第三節點艙(Node 3)和穹頂艙。第三節點艙又名「寧靜號」,將作為國際太空站美國艙段的主要生活艙,裡面有健身器材、一間浴室,以及生存所需的水和氧氣回收設備。穹頂艙在我心中有很特別的地位。在STS-130任務期間,我很榮幸負責打開它的窗罩,和太空人傑夫.威廉(Je William)一起成了最早從穹頂艙往外看的人。而下一次太空飛行時,我成了在單一太空任務中拍了最多照片的人,大部分都是從穹頂艙拍攝的。我也在後來那趟長時間的太空任務中開始使用推特(@AstroTerry)和Instagram(Astro_Terry),和民眾接觸。隊友常用開玩笑的方式挖苦我拍了這麼多照片,但我真的很喜歡和地球上的朋友分享太空飛行經驗。我的第二次太空飛行,即第42/43號遠征,和第一次為期兩週的太空梭任務截然不同。假如用短跑來比喻太空梭任務,那麼太空站任務絕對是一場馬拉松,我們這組人員在第42/43號遠征時連續在太空中待了200天。太空梭任務的每個層面都是以五分鐘為單位精心策劃,但太空站任務有較多喘息空間。太空梭飛行的每個環節都經過再三演練,而太空站任務的時間很長,所以我們接受的是通用技能訓練,地面團隊會隨時根據當下需求,制定我們每天的維護、科學及太空漫步行程。

搭乘俄羅斯聯合號火箭升空是很棒的經驗,但和奮進號的升空經驗很不一樣。這是我第二次進入地球軌道的太空任務,要在國際太空站上長時間停留。我從哈薩克的貝科奴太空船發射基地(Baikonur Cosmodrome)升空,第一位上太空的人類尤里.加蓋林(Yuri Gagarin)用的是同一個發射臺。聯合號的艙體大小不到太空梭的10%,只能承載三名組員和極少量的貨物。艙外覆蓋著一層金屬護罩,讓它在尚未脫離大氣層時可以承受巨大的氣壓,因此在動力飛行的前幾分鐘裡什麼也看不見。我們在凌晨4點發射,所以即使拋棄了護罩之後,外面也是一片漆黑,沒什麼可看的。最主要是聯合號的窗戶很小,加上我們是飛在西伯利亞上空,這整片區域都沒有城市燈光,不像之前在太空梭上可以看到下面的美國東岸。聯合號也沒有固體燃料發動機,因此飛行過程比上次的太空梭要平順且安靜得多。當然,加速力道還是很大,而且在分節時會產生巨大的顛簸,這段期間第一節引擎關閉、第二節引擎啟動,使我們從原本加速度超過3 g變成0 g,再變成好幾g,整個過程只在短短幾秒鐘內完成。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無論你是搭乘哪一種火箭升空,動力飛行的前八分鐘都很精彩,只是很快就過去了,而且這才是開始而已,後面還有一段長得多的冒險。不過除了風景之外,還有一種同樣驚人,甚至更奇特的體驗,那就是無重力狀態。奮進號的主引擎關閉時,我記得心裡在想:「我終於在漂浮了!」這種感覺和墜落很類似,就像從跳水板上跳下來一樣,胃好像浮上來要跑進喉嚨裡,臉和嘴唇往上擠,本能地想要揮動雙臂。我在駕駛噴射機時也有過類似的感覺,你把控制桿往前推,只要力道夠大,你就能從座位上漂起來一會兒。只是在地球上,無重力狀態只能持續幾秒鐘,重力會很快把你拉回地面。就算是搭乘NASA的「嘔吐彗星」(Vomit Comet),也只能有20秒鐘的無重力狀態。嘔吐彗星是一架改裝客機,以拋物線軌跡做雲霄飛車式的飛行,讓乘客和機上的實驗項目進入無重力狀態,駕駛員拉回控制桿時,這種狀態就會突然結束,瞬間回到重力的世界。不過在太空中,這種奇異的漂浮感是沒完沒了的,完全沒有止境。你會不斷漂浮下去,彷彿一直在墜落。我的第一次飛行,這種狀態只維持了兩個星期,但在第二次飛行中持續了200天,沒多久我就習以為常了。

AD

ads-parallax

在太空梭和聯合號上,安全帶都把我綁得緊緊的,所以我一直沒特別注意到無重力狀態是什麼時候開始的,直到看到檢核表和鉛筆漂浮在我面前,我才會意過來。目睹這些日常用品違背了我在地球上所知道的每一項物理規則,我覺得神奇得不得了,光是抓住我眼前的東西,再放手看它漂浮,就讓我玩得不亦樂乎。不過一鬆開安全帶,身體馬上從座位上浮起來,這又是完全不同的體驗了。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我在太空梭上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的頭不能轉得太快,不然就開始暈,然後痛得很厲害。四年後在聯合號上,我立刻就適應了無重力狀態,彷彿我的身體還記得第一次的太空旅行,很清楚自己在哪裡。可是在第一次的太空梭飛行時,我一直對揮之不去的無重力狀態感到十分驚奇,看到平凡的物品會出現這麼怪異的行為也讓我目眩神迷。我理智上懂得這是怎麼回事,但在情緒上,我對這些完全超出我人生經歷的景象和感覺充滿了敬畏。離開我的母星,來到環繞它的軌道上,一切都是陌生的體驗。後來,我開始要應付在太空中漂浮的實務面,才終於回過神來面對現實。正如太空人常說的:「在無重力狀態下什麼都難。」每一樣東西都是漂浮的,不會乖乖待在一個地方,一個也不會!我們用了很多魔鬼氈、繫繩、夾鍊袋、口袋、甚至膠帶來固定,不過有時候連膠帶也會漂走。太空船在設計時有很大一部分的心力都是為了解決東西亂漂的問題。在太空中隨時知道自己的東西在哪裡,不要搞丟,是每個太空人遲早都得學會的技能。我發現我得非常耐心地留意每一個小細節,絕不能把東西放著不管,否則一定會不見,就像新養的小狗剛帶回家,沒有柵欄牠一下子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在STS-130期間,有一次我在一個面板後面維護一套設備。我嘴裡咬著一支迷你手電筒,用完之後把它放進襯衫前襟一會兒。等到我從面板後面出來時,我找了又找,就是找不到那支手電筒。這是很糟糕的情況。任何在太空梭裡面亂漂的東西,在重返地球的過程中都會變成危險的拋射體。原本在太空中漂浮的手電筒是沒什麼害處,但在重力出現時,可能會跑到什麼地方阻塞艙口,或是纏在電線上。所以我繼續找,找完左邊換右邊,甚至連我的頭頂上方都找到,還是找不到。手電筒就這樣不見了,很叫人抓狂,但我不想再浪費時間找了,所以我繼續進行當天的下一項工作,心想它總是會自己出現。大約20分鐘後,我覺得有人在拍我的背,像是在叫我,可是當時並沒有別人。果然,手電筒已經在我的襯衫裡面漂了一圈,跑到我的兩個肩胛骨中間了!
菜鳥太空人可能會覺得漂浮這種經驗很迷人、讓人不知所措,甚至很痛苦,但無論如何,這是非常棒的經驗。適應無重力狀態的過程非常有趣。我們人類在地球上出生之後,要花幾年的時間來學習走路,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你先學會爬,然後開始抓著爸爸的手踏出試探性的步伐,或是在媽媽的幫助下跌跌撞撞地扶著桌子前進。最後你學會了自己走路、跑步,然後經過多年的練習,還可以做出一些困難的動作,如踢足球、騎自行車或是跳舞。在太空中你沒有那麼多時間。MECO之後你就開始漂浮──沒有學步車,沒有學習期,你在一瞬間就來到了這個外星環境。儘管大腦告訴你這是不可能的,你還是必須學會調適自己。
我在無重力下學到的最困難的事情之一,是如何從A點把自己推出去,讓身體保持在正確的方向,到達我想要的B點。一個關鍵是你推出去的力要通過身體的重心,要是用四肢末端施力,你可能會轉個不停。施力方向只要稍微偏離身體重心,你就會開始旋轉。拿捏正確的力道,以及讓自己抵達正確的位置,這兩件事相對來說算是容易辦到的,只是我在到達目的地時,往往已經不是面對前進方向了。第一次飛行任務初期,我發現我會比原本計劃的多轉了一兩圈。如果要前往比較遠的目的地,途中無法抓住什麼東西來修維持方向,我往往會變成後退著抵達目的地。這時我只能心虛地假裝我本來就打算要這樣(然後祈禱附近沒有攝影機把這段過程發送到任務控制中心)。即使到了STS-130任務的第12天,我仍然在學習適應無重力狀態下的現象。
有一次我坐在駕駛員的位子上,輕輕按了一下電腦上的按鍵,結果我整個身體就要被抬起來了,還好我繫著安全帶。只用了指尖上那麼一丁點力量就能移動我整個身體,這感覺實在太奇妙了。我發現即使在做最基本的動作之前,我都要先好好思考一遍。例如走路,或是把東西丟給別人接,這些在地球上完全不需要思考的動作,在這裡卻要想很多。仔細想清楚我需要多大的力量來移動自己,這種心智上的鍛鍊是幫助我適應無重力狀態的練習之一。因此等到我展開第二次的長期任務時,能在一個月之後就完全掌握無重力下的漂浮與動作要領。無重力生活開始變成我的本能,我可以不假思索地自由移動了。我終於成了名符其實的太空人:生活在太空中的人。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離開地球

《俯視藍色星球:》透過史上最極限的空中攝影,坐在太空前緣第一排,從4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

JAN. 2025

尋獲堅忍號

探險史上最著名沉船重見天日

尋獲堅忍號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