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1 筆相關資料
人類的身體並沒有演化到可以應對太空環境的程度,至少在我們的血液是如此。自從人類首次在地球之外的地方生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研究人員注意到太空人會出現一種奇怪的、持續性的紅血球流失現象。這種現象又被稱為太空貧血,直到近期為止,一些專家認為太空貧血只是一種短暫現象,屬於微重力條件下我們體液變化的一種補償結果,然而,一項新研究指出這是一種更具破壞性且永久性的機制。 研究人員發現,在為期六個月的太空任務中,人體會比正常情況下多破壞54%的紅血球細胞,這些讀數遠高於預期,而這些讀數直接來自於國際太空站中14名太空人的血液,這些資料是透過血液中的鐵含量及一氧化碳呼吸測試得出的,每呼出一個一氧化碳,紅血...
太空人克里斯.卡西迪(Chris Cassidy)將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待上六個月的時間,該如何在狹小空間度過漫漫長日?他可是專家呢! 克里斯.卡西迪即將進行隔離檢疫──對即將發射前往國際太空站的美國航太總署(NASA)太空人來說,這不過是例行公事罷了。不管是否有疫情大流行,這些美國航太總署的太空人都會在發射前被隔離兩個星期,以確保他們不會把任何病菌帶到國際太空站上,美國航太總署將這個措施稱為「健康穩定」(health stabilization)。美國航太總署還表示,為了以防萬一,正考慮讓卡西迪和其他機組員在飛行前進行COVID-19...
太空站!遙遠行星!小行星!軌道對接程序!沒有人會說外太空很無聊,至少那些曾登上繞地軌道或踏進月球低重力場的太空人絕不會如此認為。問題就在於,電影製作者常把任務中繁瑣無趣的部分刪掉,而且他們又愛改寫物理定律,來給太空往返的平淡例行公事內容加油添醋。電影的魔力真的讓外太空更有魔幻色彩嗎?我們先比較一下太空任務的真相以及好萊塢那喧鬧、絢麗、步調緊湊的「終極邊疆」版本,然後你再想想這問題的答案。 電影裡的太空很吵,真實的太空很寂靜。 轟隆隆隆隆!科幻電影裡的太空船擁有轟轟作響的火箭引擎,呼吼著飛越宇宙,同時發射驚天動地的雷射炮把小行星與敵人全轟掉,咻!咻!咻!且慢,倘若導演用的是完全符合物...
國際太空站環繞地球的軌道不算太高,大約是在地表上方400公里。雖然從國際太空站往下看,可以看見地球的弧線,但這和從遙遠的太空中──比如說從月球上──看到地球是漂浮在一片漆黑之中的小圓盤,是很不一樣的。我喜歡想像阿波羅號太空人看到那個像一顆「藍色大彈珠」的地球時的感覺。 我想,從那個距離,應該會對地球鮮明的藍與白感到震撼。靠近一點,就可以開始看到陸地和其他顏色。最先引起你注意的應該是沙漠的棕色,大陸上大片森林的綠也會浮現出來。然後,來到很靠近地球的位置,就會看到一些很奇異的顏色,彷彿是老天爺特地留下來的,準備用在一些很特別的地方。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藍色和白色──這兩種顏色顯示我們這個星球有非常大...
我213天的太空生涯這最開頭的八分半鐘,給了我永生難忘的回憶。要認識太空,我想不出還有什麼比坐著太空梭離開地球更棒的方式了。我們這趟為期兩週的STS-130任務進行的是國際太空站的最後一次組裝任務,同時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太空梭任務,要安裝兩個艙段,第三節點艙(Node 3)和穹頂艙。第三節點艙又名「寧靜號」,將作為國際太空站美國艙段的主要生活艙,裡面有健身器材、一間浴室,以及生存所需的水和氧氣回收設備。穹頂艙在我心中有很特別的地位。在STS-130任務期間,我很榮幸負責打開它的窗罩,和太空人傑夫.威廉(Je William)一起成了最早從穹頂艙往外看的人。而下一次太空飛行時,我成了...
從太空中看我們的星球,可以看見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在太空中漫步,在無重力狀態下生活和工作。這些事使我對生命、以及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有了不同的看法。我花了好一段時才領悟這個新觀點。起初,太空飛行中不斷出現的奇景擄獲了我所有的注意力,但在軌道上往下凝視地球的時間愈久,我愈能認出我知道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也愈發注意到人類存在的證據。關於人類在這個世界的位置,以及我們對這個世界造成的衝擊,從太空中能學到的心得太多了。 「你從太空可以看到人造的東西嗎?」這是太空人最常被問的問題之一,其他問題還包括「真的有外星人嗎?」和「你在太空中要怎麼上廁所?」我想,要是有外星來的太空旅行者在白天時經過地球,大概會...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