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除非受到阻擋或天氣惡劣,否則幾乎在一年裡的每一天,從任何地方都能看到月亮。月球自轉一圈的時間和它繞地球轉一圈的時間相同,都是27.3個地球日。因此,我們只能看到月球的其中一面。
只要用肉眼就能看到月球表面有明亮和黑暗的區域。有些人覺得月亮上的圖案很像一個人,有些人則覺得像蟾蜍或兔子。其中明亮的部分是高地,黑暗的部分則是月球的「海」―充滿熔岩的撞擊坑(見第56頁)。使用普通的望遠鏡更仔細觀察,還可以看見邊緣尖銳的隕石坑、由冷卻熔岩形成的平坦盆地,以及高聳的山峰。
太空旅遊亮點
1.月球必看景點
參觀阿波羅11號登月小艇的著陸地點。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壯在1969年7月20日,成為第一個踏上另一個天體的人類。
2.高高跳躍
踏上蹦蹦蹺,然後起飛!在月球的低重力環境下,輕輕一躍可就可以跳1.8公尺高。
3.發光的地平線
繞著月球運行時,觀察被靜電推往100公里高空的塵埃顆粒所發出的光芒。這些顆粒反射太陽光,讓月球的地平線看起來彷彿在發光。
5個酷知識
1.月球晝夜線
當月球規律地自轉時,月球上的每個部分都會經歷一段遠離太陽、進入黑暗的時期。這條分開明亮白天和黑暗夜晚的邊界就是月球的晝夜線。
2.反射光線
月光會照亮地球上的夜晚,同樣的,來自地球上的光也能照亮月球的夜晚。照亮地球白天那側的陽光,會反射到月球上,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月球的夜晚那側有淡淡的光芒。
3.稀薄大氣
月球的大氣和地球大氣很不一樣,密度要小得多。此外, 月球大氣的氣體混合相當特別, 含有鈉和鉀―透過放在月球上的一種特殊望遠鏡,可以偵測到它們發出的微光。
4.粉狀表面
月球表面附蓋著一層粉狀的月球岩石,顯示月球過去曾遭受許多微小的隕石撞擊。透過登月先鋒尼爾.阿姆斯壯和愛德溫.巴茲.艾德林留下的腳印,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岩石的質感。
5.古老的誕辰
科學家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有個像火星那麼大的天體撞上地球(如這張藝術家想像圖所示),月球因此誕生。當時的地球還只是一團熔融的岩石或岩漿。噴濺出來的一部分岩漿逐漸冷卻硬化,形成了月球。
月球小檔案
公轉週期:繞行地球27.3 個地球日,繞行太陽365.24 個地球日
自轉週期:27.3 個地球日
直徑:3475 公里
質量:地球質量的0.01 倍
密度(水= 1):3.3
重力:地球重力的0.17 倍
與地球的平均距離:38 萬4633 公里
表面溫度:攝氏零下233 度至攝氏123 度
★美國亞馬遜五顆星評鑑《終極太空探險地圖集》帶領孩子開啟太空神秘之旅,各大書局好評販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