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巴黎氣候會議,承諾以實質的團結力量,一起面對氣候變遷。國家地理印尼版封面在當時呼應氣候變遷的議題,首次以無照片,純文字道出「抱歉,氣候變遷沒有漂亮照片,我們還能生存嗎?」,在在呼籲當代重視氣候變遷,除了希望能替未來的人們減緩環境巨變所造成的結果,現在的我們也早已開始面對巨變帶來的影響。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的篇章氣候變遷生存指南,其中指出,變遷的環境危害地球健康,也危害人類健康,我們除了預想極端天氣可能帶來的衝擊,也應警覺到現正當下,生物已暴露各種汙染環境之中。空氣汙染便是明顯一例,工業廢氣、汽機排放、燃燒以及二手菸等造成的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懸浮微粒等物質,都是造成空汙的原因。
要了解空氣狀況,可利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提供的空氣汙染指標(PSI),綜合評比各種汙染物的濃度,經過換算,得出測站當日之空氣汙染指標值,並以色塊標示,以綠色為優良,紫色為非常不良,甚至是棕色表示有害。此外,網站也提供細懸浮微粒(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指標,細懸浮微粒指的是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寬度約為人類頭髮的1/28),觀測站會測量粒子濃度(微克/立方公尺),當數值過高時,色塊顏色呈紫色。因懸浮微粒相當細小,可在空氣中懸浮飄盪,不易落地,可能直接吸入呼吸道中,也可能累積在毛孔之中。行政院環保署的環境即時通,也是一個方便的管道讓民眾了解每天的環境狀況。空污無人能置身事外,影響呼吸系統,更是會影響到直接暴露其中的肌膚。空氣汙染中的過多自由基引起氧化反應,也為造成老化的因素之一,肌膚老化造成外表皮膚失去光澤及彈性,並出現皺紋,另一方面肌膚持續受到刺激,防禦能力也會下降,修護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2010年國際頂尖皮膚學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發表的論文更進一步指出皮膚老化以及空氣中懸浮粒子的關聯,2016年也有研究探討交通空氣汙染(二氧化氮、懸浮粒子)以及黑斑形成的關聯性,空氣汙染對肌膚的影響,逐漸受到關注。
控制皮膚狀況除了做保養,基本的清潔及防護更是要徹底執行。清潔能減少髒污停留的時間,避免累積,保持皮膚的健全;如俗話說預防重於治療,照顧皮膚也是一樣的概念,減低外界對皮膚的刺激,皮膚的防禦機制便不會過度使用而趨疲乏,導致保護能力下降。
肌膚是保護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但奔波在外無法時時清潔的狀況下,髒汙便會不斷積累,長時間曝露在環境中,細小粒子更有可能穿透肌膚,造成肌膚健康的負擔。面對日漸加重的環境汙染,也該為肌膚穿上一層現代盔甲來加強保護。源自英國的 REN 肌膚照護品牌也替肌膚防護帶來新的可能性,取自於瑞典文純淨之意,基於對家人的關懷照顧而創立。創辦人Antony Buck的太太初次懷孕,卻開始對所使用的美妝保養品感到刺激與不適反應。於是Antony Buck開始與夥伴Robert Calcraft一起檢視市面上的產品,並共同研發對肌膚友善溫和的保養產品,以健康的角度出發,還給肌膚自然的美麗。為抵抗環境挑戰推出的防護噴霧,提供「即時防護」的可能,阻隔肌膚接觸到刺激及各項雜質,達到事前預防的效果。
各項產品使用天然植物與礦物質成分,不添加D.E.A起泡劑、Parabens防腐劑、PEG乳化劑等化學成分,亦拒絕動物實驗,並堅持使用FSC永續認證紙材與再生包裝,以無負擔的自然方式照顧肌膚也惦記地球環境。
10/10 HOPE
10/10 Apothec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