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南岸、五丈原飛羽的大營北方有座山稜,山頂上觀星台為孔明平時觀察星象的場所,觀星台上設有七星燈祭壇。玩家必須三顧觀星台,圍繞這座圓形山稜層層上爬,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由軒轅劍轉世的主角焉逢(皇甫朝雲)在觀星台上與保護諸葛亮的白衣尊者決鬥獲勝,並殺死了白衣尊者。末了,孔明希望能再看大漢的將士與大營一眼,趙雲推著他登上七星壇,孔明抱著遺憾逝世。
《軒轅劍外傳─漢之雲》中的觀星台主體雖為圓形設計,但現實世界裡中國古代的觀星台(天文台)卻長得方方正正,例如位於河南的登封觀星台,以及北京的古觀象台。
渭水南岸、五丈原飛羽的大營北方有座山稜,山頂上觀星台為孔明平時觀察星象的場所,觀星台上設有七星燈祭壇。玩家必須三顧觀星台,圍繞這座圓形山稜層層上爬,一路過關斬將,最後由軒轅劍轉世的主角焉逢(皇甫朝雲)在觀星台上與保護諸葛亮的白衣尊者決鬥獲勝,並殺死了白衣尊者。末了,孔明希望能再看大漢的將士與大營一眼,趙雲推著他登上七星壇,孔明抱著遺憾逝世。
《軒轅劍外傳─漢之雲》中的觀星台主體雖為圓形設計,但現實世界裡中國古代的觀星台(天文台)卻長得方方正正,例如位於河南的登封觀星台,以及北京的古觀象台。
位於中國河南省的登封觀星台最早由周公所建,歷史悠久,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古代天文台。據說周公在此樹立了圭表(使用陰影或晷針測量太陽位置)。這座巨大的觀星台始建於公元1276年,是元朝初期的君王忽必烈命令郭守敬和王恂建造。
觀星台由青石和磚塊混合建造,分成兩部分:主體和和石圭(俗稱量天尺)。主體是高9.46公尺的平台,加上建於頂端的兩間小閣樓的高度共12.62公尺;在兩間閣樓之間的空隙水平的安裝了一根晷針。
北壁中間砌成一個上下直通的凹形直槽,凹槽直壁之上的高表與台下石圭形成一組測量日影長度的圭表裝置。由36方青石連接而成的圭,長31.19公尺,寬0.53公尺,並有兩條水道以校準它的水平。量天尺的位置常向正北,就如同子午線的方向。測量時,晷針的投影落在量天尺上,使用安置在水道上移動的景符(利用針孔成像使晷針影子清晰的儀器)測量投影的位置。在冬至,正午時晷針的影子落在靠近量天尺尾端的位置。透過測量一年當中影子長度的變化,可以確定一年的長度。
建於公元1442年的北京古觀象台是明清兩代和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家天文台。台體平面呈方形,高17.79公尺。台頂東西長23.9公尺,南北寬20.4公尺。觀象台西側有紫微殿、晷景堂、壺房、東西值房等附屬建築。明清時為欽天監官員來觀象台觀測時的工作用房,現成為中國古代天文成就展的展廳。目前觀象台上安放清代主要由西方傳教士製造的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地平儀、象限儀、紀限儀、天體儀、地平經緯儀、璣衡撫辰儀等八件大型銅鑄天文儀器。
參考資料:河南博物院、維基百科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