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Jun. 09 2017
Sponsored

大海的塑命

  • 大海的塑命(Sponsored)

    大海的塑命(Sponsored)

1

刊登在美國《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https://goo.gl/348DZn的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全球數以萬噸重的海洋塑膠垃圾,經過長時間在海上的分解碎裂,已經從人口密集的海岸線,被深海洋流帶到了北冰洋,然後就再也無處可去,成了這些廢棄物的終點站,嚴重影響北極的生態系統。

根據研究人員的預估,北冰洋表層的塑膠垃圾量約占全球海面塑料廢棄物的3%,而且絕大部分的大型塑膠,在進入北冰洋時就已經變成小碎片,保守估計有3000億個,主要分布在格陵蘭沿海和巴倫支海,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有數十萬件。甚至於,距離人類生活圈最遠的南極海域,也發現了大量的微型塑膠,這就代表,龐大的塑料污染可能已經遍及整個地球。

海洋保育與麥肯錫商業環境中心(Ocean Conservancy and McKinsey Center for 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 OCMC)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每年至少有800萬噸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其中約6成的產出係來自中國、印尼、菲律賓、越南和泰國等5個國家。

被棄置到海中的大型塑膠垃圾,很容易讓海豹等動物因纏繞導致溺斃或窒息,或因誤食造成腸胃道阻塞、降低飢餓感、失去自我保護能力,最終因為減少覓食而營養不良,或因無法逃離掠食者而死亡;至於分解成小型或微型的塑料垃圾,更容易被鳥類、魚類、或其它海洋哺乳類動物視為食物而吃下肚,帶著經年釋出的有害化學物質進入食物鏈系統。綠色和平科學研究室研究員Kathryn Miller於2016年發表的《海洋中的塑膠》報告中指出,目前至少有170種海洋生物會食入微型塑膠,其中也包括餐桌上常見的海鮮種類。

想要有效解決海洋塑膠垃圾的問題,「拒絕使用、減少用量」是根本之道,但使用後的回收工作也要落實,才能真正防堵塑膠垃圾進入海洋。

一向注重生態保護的紡織大廠「東隆興業」,很早就意識到塑膠製品可能會為人類帶來空前的環保危機,因此不惜耗費10年的時間,投入陸上寶特瓶回收、再生環保纖維的技術研發。經過特殊加工製造而成的人造纖維環保紗線,能提供機能性布料更乾爽舒適的天然觸感,成為許多國際知名品牌機能服飾的重要生產原料。

知名海洋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去年和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合作,投入海洋廢棄寶特瓶回收紗供應計畫,同樣獲得東隆興業大力支持,透過獨創的tltm ART©創新技術,賦予海洋回收纖維更多的設計變化,大大提升環保美學的視覺享受!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