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主辦的「印象海洋──海洋生態攝影巡迴展」,即日起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豐富多樣的水下攝影作品,並提供頭戴式VR沈浸式虛擬實境裝置限時體驗,讓參觀者有機會在博物館暢遊海底景觀,就近觀察海洋生物。期望藉著鏡頭提醒社會大眾珍惜美麗且得來不易的海洋環境及資源。
主要攝影展區分為「可愛小丑魚」、「珊瑚的線條」、「生存之道」、「驚艷海洋」、「哭泣的海洋」、「海生館影像專區」等主題,從中可看出海洋生態保育的軌跡及海洋教育發展的歷程。
舉辦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主辦的「印象海洋──海洋生態攝影巡迴展」,即日起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展出豐富多樣的水下攝影作品,並提供頭戴式VR沈浸式虛擬實境裝置限時體驗,讓參觀者有機會在博物館暢遊海底景觀,就近觀察海洋生物。期望藉著鏡頭提醒社會大眾珍惜美麗且得來不易的海洋環境及資源。
主要攝影展區分為「可愛小丑魚」、「珊瑚的線條」、「生存之道」、「驚艷海洋」、「哭泣的海洋」、「海生館影像專區」等主題,從中可看出海洋生態保育的軌跡及海洋教育發展的歷程。
本展也精選臺灣周邊海域的優質潛點,包括墾丁潛區的合界沈船、出水口;綠島潛區的大香菇、雞仔礁;蘭嶼潛區的八代灣沈船、椰油斷層等,搭配展出水下攝影器材及潛水裝備,宣導安全潛水。然而人類在海域的活動,也造成不少生態浩劫,諸如珊瑚白化、過度濫捕、漏油汙染……。
2016年墾丁地區的海水溫度持續維持在攝氏30度以上,造成大量珊瑚白化,這是自1998年聖嬰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持續高溫不退,將使珊瑚永久死亡。
除平面作品外,在臺博館的展出特別加入頭戴式VR沈浸式虛擬實境體驗裝置。根據臺灣綠島地理形勢及周邊海域生態,建構卡通版3D影像,除可就近觀賞綠島燈塔、海底沉船、銀身蝴蝶魚、珊瑚礁等人文景點及生態影像,還可透過手持裝置與梅花鹿及龍王鯛進行互動,深入了解當地自然環境特色。
展出時間自即日起至3月14日。下一站則將移師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圖片提供: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