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印白眼鮫(Carcharhinus amblyrhynchos )有個俗名叫「灰礁鯊」,在溫暖的印度太平洋海域是最普遍的物種之一。牠們經常成群出現在珊瑚礁附近,一群可以多達20隻。
想像一場海底的「降雪」:微小的雪花有白、有紅、有黃色、有橙色。這就是澳大利亞珊瑚大規模同步繁殖機制的產物,這個事件之所以無與倫比,原因很簡單:這些珊瑚礁的體積舉世無雙。大堡礁足足2300 公里長,60至250公里寬,是地球上最大、最古老的活結構。海底在面向澳洲陸地的內礁處深度為35 公尺,在大陸坡邊緣面海的外礁處則深達2000 公尺。構成礁石堡壘的珊瑚物種很多,其中大多數物種的成年珊瑚蟲(雌雄同體)會一起釋放出終於成熟的卵子和精子,但確切時間只有大自然知道,需要溫度、月球週期、光照、潮汐和鹽度的精確組合,大約是在一年一度旱季結束時的夜晚(3天至7天不等)。內礁在10月月圓後一週內,外礁在11、12月之間。珊瑚蟲排出的配子漂向海面(像一場「反向的暴風雪」),在那裡精卵結合,長成的幼蟲稱為浮浪幼蟲,會連續漂游數週,最後在海底找到地方定居,開闢新的棲地。只有數字和統計數據能幫助我們理解這個海洋公園的綜合生態系有多麼宏偉:緯度從約克角(Cape York)向東南方向延伸14 度,環抱整個沿海棲地,以及600座島嶼和300個環礁。真正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還在後面:這裡有600種軟珊瑚和硬珊瑚,1300種甲殼類動物和630種棘皮動物(海星、海膽、海參),加上至少3000種軟體動物和100種水母,包括惡名昭著的劇毒箱型水母。這個地區還有全世界七種海龜中的六種,1695種魚類,133種鯊魚和鱝魚,以及14種海蛇。在30種海洋哺乳動物中,園區擁有的儒艮(海牛)種群在全世界數一數二,會在海底廣達6000平方公里的種子植物大草原上吃草。
另一方面,鹹水鱷魚在占地2000平方公里的紅樹林很普遍,棲息的鱷魚種類超過已知物種的一半。但是,這個環境的獨特之美和生態重要性已經因為人類的衝擊而現入險境,人類的影響已經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農耕、疏浚以及傾倒垃圾(包括煤炭加工產生的廢物)造成的汙染物逕流是大堡礁惡化的主要因素。持續的全球暖化引起水溫升高,也是大量珊瑚死亡的部分原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因此差一點在2015年將大堡礁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後來沒有列入,是因為澳洲政府宣布了新措施,矢志在未來十年內保護珊瑚礁並減少80% 的汙染。不過環保組織認為,計畫內容還是太過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