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Mar. 27 2017

【華人探險家專欄 ─ 黃美秀】捕風捉影 有熊出沒

  • 【華人探險家專欄 ─ 黃美秀】捕風捉影 有熊出沒

    【華人探險家專欄 ─ 黃美秀】捕風捉影 有熊出沒

1

臺灣每年總會驚傳「農地有熊出沒」的消息,如臺南南化、嘉義竹崎、台東利吉、屏東內埔等地,但最後多是虛驚一場。而在國家公園或森林遊樂區也會出現「小心,有熊出沒!」的警告標語,只不過一般民眾目前在野外能看到臺灣黑熊的機率並不高。牠們主要活動於人跡罕至的森林環境,加上習性隱蔽,對人類干擾敏感,會避開於人類活動頻繁的地區出沒。

臺灣黑熊是大型食肉目動物,行蹤隱密,不僅容易讓人先入為主地產生「猛獸」的印象而心生恐懼,甚或衍生許多錯誤的看法和迷思。這類農地「聞熊色變」的新聞一再出現,凸顯出國人(經常也包括管理單位和媒體)對於臺灣黑熊嚴重缺乏認知,因為無知所以恐懼。

即使野外看見臺灣黑熊的機會極低,但牠們經常會留下一些可供察覺及辨識的痕跡,透露出牠們曾經活動的訊息。最常見的熊痕跡為足跡和排糞,其他可供辨識的痕跡另有爪痕、折枝、食痕、窩巢等。

一、足跡

黑熊的整個腳掌面裸出,行走時為完全蹠行(phantigrade),也就是和人類一樣,走路時以整個掌面貼地。腳掌約為成人手掌大小或稍大,爪子外露,無法向貓一樣可收回,但是地面上的足跡,有時也不易看到清晰的爪印 。

臺灣黑熊的前腳掌墊長約10至14公分,前後腳掌都有五趾,趾短而並列於腳掌墊之前,中間三趾排列近乎在一直線上。

一般最常被民眾誤認為是熊腳印的多是大型犬,但兩者的腳掌墊形狀和趾頭數目,甚至大小,都很不一樣。狗的腳掌墊偏三角形,前緣單峰,後緣三峰;另外狗的腳趾只有四趾,且對稱排列為中間前二,外側後二。這也是我們在被疑為有熊出沒的農地現場上,經常會看到的痕跡,也就是大型犬。

臺灣黑熊的前腳掌墊長約10至14公分,前後腳掌都有五趾。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臺灣黑熊的前腳掌墊長約10至14公分,前後腳掌都有五趾。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二、爪痕

臺灣黑熊善於爬樹,且動作靈活。黑熊的爪子彎曲且強硬,加上身軀龐大,故爬樹時常會在樹幹上留下爪痕,但痕跡的深刻和清晰程度常受樹皮斑紋及樹幹硬度影響。有時這些樹幹上的熊爪痕跡超過五年以上,依仍清晰可辨。雖說熊有五爪,但是樹幹上的爪痕卻以三及四爪最常見,這與樹幹粗細和熊爬樹的姿勢有關。就單一個熊爪痕來看,經常呈現三角形。熊爪痕最大的特徵是各爪痕排列平行,爪痕間距一般為1.5至3公分。因此,熊爪痕與其他動物的爪痕或磨痕多為凌亂且不規則的排列方式十分不同,如大型犬、或水鹿的磨角痕。

您接著會問,狗在農地為何啃咬或扒抓樹幹,甚至導致果樹倒塌?這或許是狗為了追逐爬上樹上的其他小動物(如貓、松鼠等),在樹下激動地洩憤使然。

臺灣黑熊在青剛櫟樹幹上留下的爪痕。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臺灣黑熊在青剛櫟樹幹上留下的爪痕。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AD

ads-parallax

三、糞便(排遺)

黑熊排遺一般為圓柱狀,與人相似,直徑約2至5公分,粗細則隨體型大小而異。熊排遺中經常可發現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如果實果皮或種子、昆蟲外骨骼、動物骨頭或毛髮。熊排遺的顏色、氣味、質地,則隨攝食的食物種類和排放的時間、環境等因素而不同。

在野外,黑熊排遺易和野豬糞便混淆。野豬也是雜食性,且食性和黑熊有些重疊,唯豬糞常有濃郁的豬騷味。雖然野豬糞便在外觀上也是圓柱狀,但份量通常較黑熊的少,且常有分節或甚至呈碎塊狀的情況,內常含粗纖維或種子。

黑熊排遺一般為圓柱狀,而且排遺中可見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黑熊排遺一般為圓柱狀,而且排遺中可見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四、熊窩

臺灣黑熊有特殊的築巢行為,會利用芒草,偶或使用灌木、細樹枝等做為巢材,壓折並交錯編織成似碗的形狀,中間凹陷,外觀上像是個大鳥巢,黑熊便坐臥其上。熊窩附近還常可發現熊排遺,或在巢底部發現熊毛。熊窩的深度約30公分,外徑為80至150公分,內徑60至100公分不等。

很多人熊窩與野豬窩混淆了,後者一般常發現於較平坦的地形,是野豬利用咬斷的各種草類或蕨類堆疊而成,乍看之下就像一座小山丘,大者可超過二公尺長。野猪便從草堆的底層鑽入,躲藏窩內部。

臺灣黑熊的巢,外觀像個大鳥巢。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五、毛髮

臺灣黑熊除了胸前V字形斑為淡黃色短毛,以及身上少部分為白毛(如下巴)之外,全身毛髮皆為黑色。黑色的熊毛整根皆黑色,而無其他斑紋,粗細如人類頭髮,但頭頸部的毛甚至可長達12公分以上。

這些都不是臺灣黑熊留下的足跡!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這些都不是臺灣黑熊留下的足跡!照片由黃美秀提供

當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仔細判斷之後,若仍無法讓人提出有熊出沒的確切證據,那麼進一步去了解現場附近的環境狀況,或許有助於釐清有熊出沒的可能性。黑熊是標準的雜食性大胃王。以圈養的黑熊為例,成體平均一天可以食用超過2至5公斤的食物。野外的黑熊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填飽肚子而奔波,因此,當野外的食物來源缺乏時,黑熊常會為了尋找食物而擴大活動的範圍,此時也容易被人為的農作物所吸引,出現在風險比較高的人為活動區域,而增加與人相遇的機會。

當在低海拔,或人為活動頻繁的非自然環境,而鄰近區域也沒有連續大片森林分布的情況,尤其也尚未掌握確實的熊證據時,我們建議要認真懷疑真有熊出沒的可能性應該很低。這可將懷疑有熊的地點,比對臺灣黑熊的分布預測圖輔以佐證。這或可解釋很多平地果園出現疑似熊的案例,最後都判斷不是熊,畢竟黑熊很難「空降」到那兒。

另外,黑熊的覓食行為經常伴隨著留下明顯的活動痕跡,因此若能確認環境中的食物資源,則能提供重要的輔助的證據。例如,若在發現有疑似有熊的果園裡,附近長有各種成熟水果,但僅僅發現樹幹有爪痕或被折斷,現場或附近地區卻沒有果實被吃的跡象,這顯然違反黑熊愛吃的習性。若附近有其他天然或人工的食物來源,包括廚餘和垃圾,也需謹慎檢視是否有被黑熊使用的痕跡。如此,若這些可能的食物來源都沒有發現熊確實取食的跡象,那麼破壞果樹的罪魁禍首是黑熊的可能性自然就十分低了。這個方法通常也是解釋出現在農田裡的「檳榔熊」或「香蕉熊」不是熊的關鍵依據。

撰文、攝影: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名譽理事長、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美秀為2013年國家地理華人探險家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