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7 2017
【華人探險家專欄 ─ 黃美秀】捕風捉影 有熊出沒
三、糞便(排遺)
黑熊排遺一般為圓柱狀,與人相似,直徑約2至5公分,粗細則隨體型大小而異。熊排遺中經常可發現未被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如果實果皮或種子、昆蟲外骨骼、動物骨頭或毛髮。熊排遺的顏色、氣味、質地,則隨攝食的食物種類和排放的時間、環境等因素而不同。
在野外,黑熊排遺易和野豬糞便混淆。野豬也是雜食性,且食性和黑熊有些重疊,唯豬糞常有濃郁的豬騷味。雖然野豬糞便在外觀上也是圓柱狀,但份量通常較黑熊的少,且常有分節或甚至呈碎塊狀的情況,內常含粗纖維或種子。
四、熊窩
臺灣黑熊有特殊的築巢行為,會利用芒草,偶或使用灌木、細樹枝等做為巢材,壓折並交錯編織成似碗的形狀,中間凹陷,外觀上像是個大鳥巢,黑熊便坐臥其上。熊窩附近還常可發現熊排遺,或在巢底部發現熊毛。熊窩的深度約30公分,外徑為80至150公分,內徑60至100公分不等。
很多人熊窩與野豬窩混淆了,後者一般常發現於較平坦的地形,是野豬利用咬斷的各種草類或蕨類堆疊而成,乍看之下就像一座小山丘,大者可超過二公尺長。野猪便從草堆的底層鑽入,躲藏窩內部。
五、毛髮
臺灣黑熊除了胸前V字形斑為淡黃色短毛,以及身上少部分為白毛(如下巴)之外,全身毛髮皆為黑色。黑色的熊毛整根皆黑色,而無其他斑紋,粗細如人類頭髮,但頭頸部的毛甚至可長達12公分以上。
當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仔細判斷之後,若仍無法讓人提出有熊出沒的確切證據,那麼進一步去了解現場附近的環境狀況,或許有助於釐清有熊出沒的可能性。黑熊是標準的雜食性大胃王。以圈養的黑熊為例,成體平均一天可以食用超過2至5公斤的食物。野外的黑熊大部分時間都在為填飽肚子而奔波,因此,當野外的食物來源缺乏時,黑熊常會為了尋找食物而擴大活動的範圍,此時也容易被人為的農作物所吸引,出現在風險比較高的人為活動區域,而增加與人相遇的機會。
當在低海拔,或人為活動頻繁的非自然環境,而鄰近區域也沒有連續大片森林分布的情況,尤其也尚未掌握確實的熊證據時,我們建議要認真懷疑真有熊出沒的可能性應該很低。這可將懷疑有熊的地點,比對臺灣黑熊的分布預測圖輔以佐證。這或可解釋很多平地果園出現疑似熊的案例,最後都判斷不是熊,畢竟黑熊很難「空降」到那兒。
另外,黑熊的覓食行為經常伴隨著留下明顯的活動痕跡,因此若能確認環境中的食物資源,則能提供重要的輔助的證據。例如,若在發現有疑似有熊的果園裡,附近長有各種成熟水果,但僅僅發現樹幹有爪痕或被折斷,現場或附近地區卻沒有果實被吃的跡象,這顯然違反黑熊愛吃的習性。若附近有其他天然或人工的食物來源,包括廚餘和垃圾,也需謹慎檢視是否有被黑熊使用的痕跡。如此,若這些可能的食物來源都沒有發現熊確實取食的跡象,那麼破壞果樹的罪魁禍首是黑熊的可能性自然就十分低了。這個方法通常也是解釋出現在農田裡的「檳榔熊」或「香蕉熊」不是熊的關鍵依據。
撰文、攝影: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名譽理事長、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黃美秀為2013年國家地理華人探險家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