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258期

共 13 筆相關資料

記得林旺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23

記得林旺

大象的祕密 記得林旺 撰文:李永適 攝影:布蘭特.史特頓 BRENT STIRTON   很少有哪種動物能像大象一樣,引起人們的好奇、興奮與敬畏。我們常用溫和、優雅、聰明這樣的形容詞來描述牠們,在動物園裡,大象總是明星物種,就像臺北市立動物園曾經的超級明星林旺。 但大象真的是這樣的動物嗎?本期雜誌記者斯里納特.佩魯與攝影師布蘭特.史特頓走訪了大象的原鄉,揭露了大象面臨的生存危機。 在亞洲,人象衝突的發生主要因為人類開墾區域不斷擴張,造成大象棲地喪失或破碎化。關於科學家與保育人士所做的努力,我們邀請讀者閱讀這篇特別報導以獲得更多資訊。 就...

與大象為鄰的生活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23

與大象為鄰的生活

與大象為鄰的生活 這些適應力極強的動物正在學習與我們一起生活,但我們會學習和牠們一起生活嗎? 撰文:斯里納特.佩魯 SRINATH PERUR 攝影:布蘭特.史特頓 BRENT STIRTON   當我們在潮溼泥濘中緩慢前行之際,尼薩爾.艾哈邁德突然示意蹲下身子。周圍的樹葉被最近的一場雨沖刷得綠意盎然,開展出一條通往池塘的路,幾頭小象在池塘裡濺著水玩耍,翻滾到彼此身上。約有20頭象的象群其他成員在一旁觀看,這裡是一座咖啡種植園,位於印度南部的哈珊縣。 我們身後是種植園的住宿區,紅瓦屋頂的簡單建築,居民經常與這些重達數公噸的厚皮動物有所交集。2021...

神奇又神祕的黏菌
科學與新知|
May. 01 2023

神奇又神祕的黏菌

神奇又神祕的黏菌 這種神奇生物喜愛潮溼、會噴發孢子、色彩繽紛,更近似變形蟲而非黴菌,而且還有更多令人驚奇之處。 攝影:安迪.山茲 ANDY SANDS   它們看起來像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訪客。 某些會長出短柄,頂端有顆粉色小球;某些會聚集成泡沫狀的團塊,或蔓生成具波紋的黃色網狀物。儘管外觀超脫現實,這些五顏六色的小東西真的是地球生物。它們是黏菌(slime mold),內含多個群體的不同物種,其中有的只是遠親。儘管名稱如此,這些生物和黴菌(mold)沒有關係,而是屬於主要由單細胞生物所構成的變形蟲分類群(Amoebozoa)。 黏菌繁...

泥巴製造
歷史與文化|
May. 01 2023

泥巴製造

泥巴製造 西非建築師仰賴古法對抗未來的炎熱。 撰文:彼得.施瓦茲斯坦 peter schwartzstein 攝影:摩伊西斯.薩曼 moises saman   一個5月中旬的早晨 ,在布吉納法索庫米村 ,薩農 .慕沙就快要完成他的三室房屋年度修繕工作 。 他將滿是白蟻的屋頂支架,換成用剛砍下來的木頭做成的橫梁,並加固防熱的泥土牆,這些牆有的厚達1公尺,而且歷史超過100年。他為屋頂添加茅草,並宰了一隻羊祭拜祖先,接下來只剩下為外牆塗上防雨層就大功告成了。「泥巴可以讓我們保持涼爽,機油、黏土、牛糞可以保持乾燥。」我們參觀慕沙的起居空間時,他這麼說。...

極端環境全年紀錄
環境與保育|
May. 01 2023

極端環境全年紀錄

極端環境全年紀錄 北極的斯瓦巴群島是地球上暖化最快的地方。一位攝影師為了記錄氣候變遷如何影響當地的土地、水源和野生動物,在那裡度過了四季。 攝影:史蒂法諾.翁特西納 STEFANO UNTERTHINER   「這裡讓人感覺渺小。」史蒂法諾.翁特西納如此形容斯瓦巴,這是坐落於高緯北極地區的挪威群島,翁特西納與家人在當地待了一年。 2019年,這位義大利攝影師與妻子史蒂芬妮帶著年幼的兒子和女兒一起搬到斯瓦巴最大的人類聚居地朗伊爾城。他們立刻就感到很自在,因為儘管這座城鎮只有大約2100位居民,但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共約50個國家的科學家、旅遊業者以及學生...

地底洞天
探索與冒險|
May. 01 2023

地底洞天

地底洞天 在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地形區,兩座洞穴在一組空前而精采的照片中,展現出其奪目光彩。我們回溯了其發現過程。 撰文:馬可.西米奇 MARKO SIMIĆ 攝影:皮特.格岱 PETER GEDEI   通往原本直白地命名為「寒洞」的洞穴入口,就位於斯洛維尼亞南部兩個村子中間的道路附近,距離首都盧比安納34公里遠。 如今這座洞穴被稱為克里希納,命名的由來是附近一間朝聖教堂聖克里希(十字架之意),坐落在857公尺高的山頂上。這座山位於盧比安尼察河盆地,這裡的河水滲入喀斯特地形,溶蝕出一大片迷人的地下滲穴、洞穴和水道。 證據顯示,人類出入這座洞穴...

鰭的異想世界
科學與新知|
May. 01 2023

鰭的異想世界

鰭的異想世界 泰國家庭常飼養的暹羅鬥魚,在相機鏡頭下展現出奇幻的面貌。 攝影:維薩魯特.安卡塔瓦尼   故事背後 這位攝影師說,創意靈感無所不在。他在魚缸裡找到了靈感的泉源。 從有記憶開始,維薩魯特.安卡塔瓦尼就對魚著迷。他七歲開始攝影,起初是用拋棄式的柯達相機,後來改用他父親的 Nikon FM 相機。但直到他成為父親並開始比較長時間待在曼谷的家中,他才把這兩種自己熱愛的事物結合在一起。 暹羅鬥魚恰如其學名(Betta splendens)所形容,擁有炫目色彩。安卡塔瓦尼研究了牠們的特性和照顧方式後,從曼谷洽圖洽市集的一間寵物店購入一些...

水肺潛水教我的五件事
探索與冒險|
May. 01 2023

水肺潛水教我的五件事

水肺潛水教我的五件事 躍入海洋深處似乎令人恐懼,卻能改變心態,以及人生。 撰文:凱莉.米勒   我們需要海洋的程度,遠超過海洋需要我們。 潛水讓我的世界變大了。我還記得那一刻是怎麼發生的。那是我第五次潛水,我來到南太平洋庫克群島中最大的拉洛東加島,於溫暖清澈的海水中下潛。 潛水新手經常手忙腳亂,我也是。我一而再、再而三檢查潛水表,過度專注於透過調節器呼吸的感覺,不安地感受著裝備引發的幽閉恐懼感,我還得擺動雙臂,引導身體在詭異的藍色遼闊空間中前進,耗費珍貴的體力。潛水講究的是鎮定與審慎,我當時還沒有學會。 但接著我環顧四周,突然驚訝得無法動...

玻璃蛙的消失術
科學與新知|
May. 01 2023

玻璃蛙的消失術

適應 玻璃蛙的消失術 這些體呈透明的青蛙會藏起紅血球,保護自己在睡覺時不受掠食者侵害。 中南美洲的玻璃蛙有半透明的皮膚和肌肉,這讓牠們白天時能隱身在棲息的綠葉上。但發表於《科學》期刊的一項研究顯示,這樣的偽裝術比科學家過去所了解的更加複雜。 弗氏玻璃蛙(Hyalinobatrachium fleischmanni)在睡覺時,會將多達89%的深色紅血球儲存在肝臟中。牠們的肝臟表面覆有一層晶體外膜,像鏡子一樣可以反射照入的光線,不讓紅血球吸收到光線。根據這項研究的測量結果,藉由儲存紅血球,玻璃蛙在睡覺時的透明度是清醒時的兩到三倍。 特別神奇的是,把紅血球存放在同一處好...

卡特.柯林頓
歷史與文化|
May. 01 2023

卡特.柯林頓

創新者 卡特.柯林頓 撰文:妮娜.斯托克利克 攝影:馬克.希森   這位科學家分析非裔美國人的過去,以理解當下。 不久前,電視真人實境節目中的一句話,引起卡特.柯林頓的注意:「我們應該朝著前方活出生命,但是透過回顧而理解生命。」 柯林頓是賓州州立大學的博士後遺傳學家,從完全不同的背景來了解這個概念:位於紐約曼哈頓的非洲人墓地國家紀念碑。這座花崗岩打造的紀念碑上刻著心型符號,蘊含的意義就和節目上的那句話一樣。在紀念碑下方,有超過1萬5000名17、18世紀非洲人的遺骸,有些是自由之身,有些則是奴隸。 這位國家地理探險家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探索...

DEC. 2024

2024年度精選影像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

2024年度精選影像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