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 筆相關資料
自 2016 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假新聞」(fake news)成為為了意識形態或經濟利益,刻意捏造並散播誤導性資訊的代名詞。這類現象不僅發生在美國,而是全球性的問題,且不僅限於政治,甚至影響社會運作與公共健康。 例如:臺灣的「衛生紙之亂」,部分經銷商為了提升業績,散布衛生紙即將漲價的消息,引發民眾恐慌搶購。新冠疫情期間,錯誤或誤導性資訊的傳播速度堪比病毒,甚至催生了「資訊流行病」(infodemic)一詞。 明明是錯誤的資訊,為何人們仍然輕易相信?假新聞的影響力來自高明的操弄手法,還是我們的大腦本來就容易受騙?本篇文章採訪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陶振超教授,將從心理學與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