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7 筆相關資料
動物 「在馬賽馬拉捕捉到的這個瞬間輕輕地提醒了我,這片廣袤草原上的每一種互動,不管多麼小,背後都有一個更大的故事。」 一場熱帶風暴剛過不久,一隻牛椋鳥想要停在馬賽長頸鹿的脖子上。牛椋鳥會啄食可能附著在大型動物身上的寄生蟲。
長榮航空於今(30)日首航台北-克拉克航線,是繼馬尼拉、宿霧後第三個菲律賓航點,為慶賀該航線開闢,特別於桃園國際機場舉行首航儀式,由長榮航空孫嘉明總經理主持,邀請桃園國際機場公司楊偉甫董事長、航空警察局邱文亮局長、關務署台北關方國賢關務長、移民署國境事務大隊陳四信副大隊長、馬尼拉經濟文化辦事處魏珮柔駐臺副代表(Ms. Alice Q. Visperas)共同剪綵,儀式簡單隆重。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黃鈺婷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氣候之家 2021年12月,超級颱風雷伊(Rai,當地稱Odette)重創菲律賓,造成400多人死亡、近700萬人失去家園或工作,災情慘重。民間再次呼籲,在人道救援之外,應建立「災害與損失賠償機制」(Loss and damage),以協助受災社區復原與重建。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黃鈺婷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菲律賓粗頸龜」(Philippine Forest Turtles,學名:Siebenrockiella leytensis)名列25種全世界最瀕危的龜類,目前因為非法寵物貿易需求量高而嚴重受脅。
"突然間,我發現兩名揹著長槍且面露怒容的人從林子裡朝我們走來,我心想問題大了……" 民國95年我向國科會申請國際科技人士來臺短期訪問計畫,邀請了佛羅里達大學的哈維.B.李利懷特(Harvey B. Lillywhite)教授來臺灣演講並合作探討海蛇水份調節的課題。我們意外地發現海環蛇(sea krait)其實需要喝淡水,並顛覆了教科書一直認為海蛇可以喝海水,無須攝取淡水的錯誤認知。這個重大發現不但被刊登於指標性的《生理學和生化動物學》(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Zoology)期刊上,還連續兩個月登...
1915年,菲律賓馬尼拉的分類學家記錄到當地稱為「Kaladis Narig」的「橢圓葉青梅」(Vatica elliptica)。它生長於菲律賓南方民答那峨島的三寶顏錫布格省(Zamboanga Sibugay),此熱帶闊葉樹種不特別美麗但極為高挑,是該省特有種,列為瀕危級,且100多年來都被認為已然滅絕──直到現在。 重新發現該物種的過程彷彿大海撈針。菲律賓地熱大廠能源發展公司(EDC)於2009年開始率先研究,並在同年創辦了全國性的瀕危植物復育計畫(簡稱BINHI),作為該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EDC的吉貝(Roniño Gibe)表示:「橢圓葉青梅於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