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2 筆相關資料
草鴞是臺灣唯一棲息在平原草地、非森林性的貓頭鷹,棲地離人類居住空間很近,但由於晝伏夜出的習性不易觀察,早期保育人士推估全臺僅有100隻或300~500隻,為臺灣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 然而草鴞的實際數量有多少,又分布在哪裡?數量稀少而瀕危的原因為何?需有基礎科學數據才能提出相應的保育措施。嘉義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學者經過10年調查研究,對草鴞在臺灣的生存樣貌和風險逐漸有了清楚的描繪。而南部地區的魚塭、農地等面臨光電和工業區的開發侵蝕,致使草鴞棲地更破碎與劣化,學者也對此提出警示。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李育琴 屏東報導 參加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畫」(生態給付)的屏東林姓農民,今年1月在自家鳳梨田的圍欄旁發現一隻受困草鴞,因認出獨特的愛心形蘋果臉,而主動通報縣府進行救援。這隻受傷的草鴞幼鳥,經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照養三個月後,於9日順利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