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3 筆相關資料
全球空氣汙染逐漸惡化,導致世界各地的肺癌發病率日益增加。臺灣的肺癌新病例大多發生在非吸菸者,檢視臺灣現況能為世界其餘地區提供極為有用的資訊。
世界最大珊瑚礁群遭遇400年來最大白化危機?澳洲最新研究發現,受人類活動造成的氣候變遷影響,大堡礁周圍的海水溫度達到400年來最高,威脅珊瑚礁生存。國內學者提醒,臺灣與澳洲珊瑚白化事件連動,需特別留意。
採訪撰文/李奕萱|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大自然早已將故事埋在地底 在地球漫長的46億年裡,這片土地曾經生活過無數種生物,從原核生物、單細胞生物、多細胞生物到後來的生物多樣性,在人類還未出現的年代,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正蓬勃發展,而大自然早已默默的將這些珍貴史料紀錄在這片土地上。 古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痕跡許多會被當時的泥沙掩埋,在地底經過多年的擠壓、分解,生物較堅硬的部位,像是骨骼或外殼,會被保留下來跟周圍的沉積物一起變成石頭。古生物學家在野外透過分辨岩石的材質差異找出可能埋有化石的岩層,經過觀察分析,小心地將整個岩石挖出帶回實驗室進行兩到三年的清修,才是我們在博物館看到的化石...
根據保存於臺灣北海岸的孔穴痕跡,這類具有「觸發式大顎」的海蟲從沙中衝出來抓魚,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了。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黃思敏報導 2020年夏天,臺灣發生史上最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今(12日)「臺灣珊瑚白化觀測平臺」公布最新研究成果,此次珊瑚大白化估計損失31~40%的珊瑚,以小琉球海域最為嚴重,東北角海域則是首次發生。背後原因是氣候變遷與海水升溫。 學者警告,全球升溫若超過1.5℃,地球上99%的珊瑚將消失,臺灣政府應即刻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搶救珊瑚礁生態系。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高雄報導 臺灣每年產生近千萬噸廢棄物,即便資源回收率高達55%,每年仍有超過400萬噸的廢棄物需仰賴焚化處理,焚化約可降低九成的垃圾體積,也能發電,仍是當前主要的處理方式。 不過,別以為垃圾燒掉就好,焚化過後會殘餘「底渣」及「飛灰」,底渣可處理為再生粒料,但飛灰目前則無再利用技術,只能穩定化後掩埋,隨著國內掩埋場飽和,飛灰的處理價格也翻倍成長,目前市價每噸約1.6萬元,價格持續提高更讓地方環保單位吃不消。
「我求神讓我活下來。」臺灣遠洋漁船上的船員描述了非法捕捉海豚和割取鯊魚鰭的狀況,以及他們所遭遇的肢體與言語暴力。
採訪撰稿/李孟珊 編輯/黃詩茹 攝影/黃詩茹 「當時年輕嘛,既然委託我做半年的調查,就帶著一個助理,拿著鑽土器往甘蔗田裡鑽」。中央研究院院士暨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臧振華談起「南科考古」的原點,是那一望無際的甘蔗田,比人還高的蔗田裡,不見天日,鼠蛇走竄。 當時他還不知道,後來會發現82處考古遺跡,並搶救其中34處;他也不知道腳下七米,正埋著珍貴的史前文化;他更不知道,為期半年的調查,會變成十五年的漫長田野。如今,研究室裡的考古報告堆疊得比他還高,譜寫成規模空前的南科考古二十五載。
義大利與臺灣的長照議題 老年,是我們所有人的未來式。在臺灣,也是愈來愈多人的現在進行式。當新聞不時出現疲憊照顧者、又窮又孤單的下流老人、非法安養院,老後可以依靠誰?我們準備好面對老年的旅程了嗎?過去臺灣大多與日、韓等東亞國家做參照,「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歐美研究所柯瓊芳研究員,她發現,義大利和我們有高度相似性,透過既義式又臺味的對照,提供老齡照護的省思。
臺灣處於亞熱帶地區,有著多樣化的地形,也因此具有各種氣候環境,適合多樣的果樹生長,加上農業人才的努力,臺灣能生產各種優良好吃的水果,也獲得了「水果王國」的美名。由這些水果延伸的製品,也是令人回味無窮的美味,其中鳳梨酥可稱為代表。 見證臺灣的經濟發展 喜氣滿滿的鳳梨 二十世紀初期,臺灣的鳳梨產業興起,當時引進不同的苗種試種、培育並開發出適應臺灣的新品種,而後也製成罐頭,帶動食品加工出口,臺灣成為鳳梨罐頭的出口大國。另外盛產的鳳梨,也衍伸出不同的用途,也將鳳梨融入糕餅之中。臺灣古早婚嫁習俗,由女方請親友吃的「龍鳳大餅」,其中「龍」代表肉餅,「鳳」代表鳳梨冬瓜餡大餅,鹹甜一對,象徵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