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科學

共 8 筆相關資料

極地科學的新星
探索與冒險|
Dec. 01 2024

極地科學的新星

在挪威斯瓦巴群島一個小小的極區研究站裡,研究人員以氣候變遷為主題進行重要的工作。這裡的科學家及工作人員中,女性比例愈來愈高,攝影師記錄了她們的生活。 撰文:洛伊絲.帕胥利 LOIS PARSHLEY 攝影:埃絲特.霍瓦斯 ESTHER HORVATH   新奧勒松是個小小的國際研究前哨站,就坐落在北冰洋中的挪威斯瓦巴群島上覆雪的山巒與冰封的峽灣之間,是地球上最北邊的聚落之一。在冬季那幾個月裡,這是個嚴寒而不宜人居的地方,太陽永不升起,社區的低矮建築物籠罩在極區永夜的墨藍黑暗中。 儘管氣候嚴苛,但斯瓦巴的暖化毫無疑問,而且速度令人心驚――是全球的暖化平均速度的...

AI的許諾與威脅
科學與新知|
Nov. 01 2024

AI的許諾與威脅

撰文:李永適   不久之前公布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給了兩位人工智慧領域的先驅:霍普菲爾德與辛頓,讓許多人備感意外。幾天後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又頒給了三位開發出用於蛋白質分析與設計AI模型的科學家,貝克、哈薩比斯與瓊珀。這再度證明AI如今是顯學中的顯學,已經並將繼續對人類未來科技與知識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另一方面,對AI可能帶來災難的警訊也從未停止。今年3月,美國國務院委託的一份報告,在訪問了超過200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後指出,人工智慧的超快速發展在最壞的情況會「對人類物種造成滅絕等級的威脅」。去年,超過350位AI領域的企業領袖、研究者與工程師在一份公開信中也做了類似...

這種小型恐龍的尾巴有觸覺
探索與冒險|
Sep. 01 2024

這種小型恐龍的尾巴有觸覺

撰文:約翰·皮克里爾   在曾經涵蓋歐洲的群島上,有一種大小和雞差不多的恐龍,可能會用和鱷魚一樣具有感覺鱗片的尾巴,在潟湖的淺水中獵食魚類。牠叫斯氏侏羅獵龍(Juravenator starki),目前已知唯一的化石在今天的德國境內發現,包含保存下來的軟組織,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牠尾部周圍的皮膚顯示出獨特的鱗片紋路 。 科學家長久以來認為恐龍的鱗片純屬保護層,不過「鱗片是高度適應器官,能滿足多種功能。」古生物學家菲爾·貝爾說,他是這篇研究論文的作者。貝爾和共同作者克里斯多夫.亨德立克初次見到尾巴下面鱗片有不尋常的同心環紋路時,曾懷疑這是化石...

那些把我們分開的事情
歷史與文化|
Apr. 02 2018

那些把我們分開的事情

我們天生就會將我們和他人區分開來,並偏袒自己的群體。科學是否能提供解決之道?

從100年前看現在
歷史與文化|
Jun. 01 2017

從100年前看現在

100年前,發明家貝爾曾發表一場關於科技進展的演說,並由《國家地理》刊載其內容。在演說當中,他提到電話發明前的生活,也預測全世界即將發生的改變,例如有限的石油供應以及商用航空的興起。

科學研究:完美水煮蛋竟要煮32分鐘?
科學與新知|
Feb. 17 2025

科學研究:完美水煮蛋竟要煮32分鐘?

義大利科學家表示,他們運用科學原理找到了完美的水煮蛋煮法。本文作者經過親自嘗試,確認這樣煮出的蛋確實美味無比…… 水煮蛋看似簡單,但對於許多煮婦煮夫來說卻是一門大學問,還衍生出一個包含各種技巧和竅門的「家庭手工業」。相信大家都有經驗:每次剝開水煮蛋,不是發現煮得過熟太硬,就是不夠熟而糊糊的。 義大利有個研究團隊表示,想煮出完美的水煮蛋之所以這麼困難,是因為蛋白和蛋黃分別需要不同的溫度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熟度。煮蛋白的理想溫度大約是攝氏85度,蛋黃則約為65度。 費德里科二世大學的研究者在《通訊工程》(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南加州持續發生四年的神秘群震,科學家終於知道原因了
科學與新知|
Jul. 03 2020

南加州持續發生四年的神秘群震,科學家終於知道原因了

一份對地球地殼內部高解析度的新觀察,指出了造成那2萬2000次令南加州不得安寧的微小地震的原因。 2016年年初,南加州一系列群震的發生頻率默默地升高。這些地震並非天天發生,而且規模大多小到人類無感,不過隨著一個月一個月過去,這些地震持續發生且次數增加。到了2018年春天,已經是每個月有數千次小地震發生,有些大到能搖晃檯燈,附近居民因而提心吊膽。雖然過去這四年裡總共有超過2萬2000次的小地震,然而這些地震的成因卻始終如謎。

APR. 2025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創造願景、改變世界的33位當代傑出行動家

國家地理典範人物

熱門精選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