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標籤
共 6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曹可芝、陳文姿 編譯;許祖菱 審校 「爆炸半徑方圓100公尺的海水內,所有生命都被摧毀了——珊瑚礁、海洋植物與動物。」漁夫威爾森.佩勒拉(Wilson Perera)告訴英國《衛報》(The Guardian)記者。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每到8至12月繁殖季節,常可看見許多將產下的卵緊緊抱住的「抱卵母蟹」,為了讓螃蟹媽媽順利生產,漁業署近日宣布,禁捕期從原本規範的三個月延長至五個月,完整涵蓋繁殖期間,並將四種主要抱卵的螃蟹管制體長增加1公分,預計可保護60%抱卵母蟹成功誕下小蟹。不過漁民代表指出,禁捕期延長估計每艘漁船將減少60至70萬元的收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根據一份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的突破性研究,底拖網漁業釋放的二氧化碳與整個航空業一樣高。 該研究估計,底拖網漁業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6~15億噸之間,或平均每年10億噸,2019年航空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為9.18億噸。
傳統亞洲美食所用的魚翅,其實有許多是來自少數幾個國家的近岸水域。這項發現顛覆了一般見解──或許能讓這項保育挑戰更容易處理。
這項決定將掀起另一波法庭論戰──關於身為總統的川普,是否擁有可以實質上消除一個國家紀念區的權力。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班戈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將LED燈安裝在漁網網目較大處,「照亮拖網的逃生路線」,讓非目標物種逃出,可以將混獲數量減少近一半,同時保護環境和漁民的生計。 這項研究發表在《英國海洋生物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它顛覆了歷史悠久的捕魚技術──在水上用燈將魚吸引到網中。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