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7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鍾友珊 編譯;林大利 審校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及專門研究水利工程的組織「三角洲」(Deltares)近期發表一篇期刊論文指出,越南的農業心臟地帶──貢獻一半農業GDP的湄公河三角洲,近年正苦於海水入侵造成的嚴重農損。海水入侵加劇,和上游的水壩及砂石採集造成河川沖積物減少有關。
「黿」(又稱亞洲巨鱉或康托爾巨鱉)因獵捕與棲地破壞在柬埔寨變得非常稀有。影片中一名好心的餐廳業主跟漁民買下了一隻黿,並交給湄公河巨鱉保育中心進行野放。
湄公河(Mekong River)是1000種不同魚類的家,包括大名鼎鼎的湄公河巨鯰 (Mekong giant catfish)。這條河也幫忙餵飽東南亞地區約6000萬人口,但湄公河正受到人類發展與環境變遷的威脅。國家地理研究員澤布.霍根(Zeb Hogan)正帶領著一項為期五年的任務,目的是調查湄公河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
在湄公河(Mekong River)水系裡,這項新研究將透過魚苗鑽研巨鯰數量嚴重下滑的原因。 雲層籠罩在灰暗的金邊(Phnom Penh)早晨,澤布.霍根(Zeb Hogan)正準備從這柬埔寨的首都啟程,前往泥濘的湄公河出一趟特別的任務。 身兼國家地理野生頻道節目《尋找超級大魚》(Monster Fish)的主持人,這位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魚類生物學家來到河邊通常都是來尋找水生巨獸。但這次他將眼光放在小得多的地方──在雨季隨著湄公河水順流而下數百萬甚至上兆的微小魚苗。而就在其中某些魚苗數量正急遽下滑,霍根希望能協助科學家一探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