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7 筆相關資料
近期研究團隊發現,散佈在太平洋海底深處,約馬鈴薯大小的鐵錳氧化物,也就是俗稱的「錳核」,可以在完全黑暗環境中自發性產地生氧氣。這是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在沒有生物體參與的情況下,能夠在自然產生氧氣,挑戰了我們對於地球上生命形成的理解。「錳核」常見於深海平原,即海面下約3000至6000公尺的海底平坦區域。這些金屬核的主要成分為鐵、錳氧化物,但其中也含有鈷、鎳和鋰等金屬,以及鈰等稀土元素。而這些物質都是電子材料製程和開發低碳技術所不可或缺的。 團隊原本是想要研究開採錳核對於生態環境的影響,於是使用位於不同地點的特殊實驗室,測量了深海中氧氣濃度的變化。在一般的情況下,海洋深度愈深,可以透射到此的光...
長久以來,生活在太平洋深處、體表光滑和體表凹凸不平的章魚一直都讓科學家迷惑不已:牠們是同一種生物嗎?現在我們終於有答案了。
海研船鸚鵡螺號(E/V Nautilus)的科學家們最近在夏威夷海域中遇到了一隻神祕的生物。這條奇怪的魚被發現於水面下約1600公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