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7 筆相關資料
人工智慧對人類世界的改變不是即將發生,而是已經發生。而且帶給科學的可能性,說不定比我們想像中更奇妙,也更人性化。 運算科技的突破性發展,一夕之間賦予研究者新的能力,挑戰新的問題或解答古老謎團。位於這場革命核心的是各種複雜科技:機器學習、高等演算法、自然語言處理、類神經網路。這個領域的先驅正利用這些工具,重塑我們對地球的認識──更重塑了我們對人工智慧可實現之事的想像。 其他內容:透過影像一窺AI令人驚訝的起源和它不可知的未來,另有專家回答這個重大時代最棘手的一些問題。 AI賦予外科醫生嶄新的超能力 顱骨打開了,時間分秒必爭。手術室內的醫生現在多了一種看...
天文學家尋找生命的過程中,不只對天空有更廣闊的認識,也獲得新的視角看見過去可能錯過的事物。 撰文:蕾貝卡.波以爾 REBECCA BOYLE 哈米德.瓦利薩德根身為美國航太總署的機器學習專家,曾經訓練演算法檢查太空人的視網膜血管影像,協助了解微重力下的視力變化。這是很重要的工作,但瓦利薩德根始終不減童年對星空的愛,揮不去想要研究星星的念頭。 「我可以望著天空看上幾個小時,思索生命的意義,想著我們是不是這個廣闊宇宙裡的孤獨存在。」他說。然而一開始,他的太空科學同事似乎不太願意接受利用人工智慧當作探索宇宙的工具。這或許是因為高等演算法的運算過程並不透明。精密A...
有了新工具相助,學者忽然能夠閱讀長年來認為一打開就會粉碎的莎草紙卷。科技突破也許能改寫歷史。 撰文:大衛.蒙哥馬利 DAVID MONTGOMERY 在2023年的春天,大學生路克.法瑞托開車前往SpaceX的德州星際基地實習的途中,被一個播客節目吸引住了。主持人介紹了一場目標大膽的競賽:閱讀2000年前的卷軸手稿,但不能實際攤開卷軸。這份手稿是一套莎草紙卷軸的一部分。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夷平羅馬古城龐貝和赫庫拉尼姆。卷軸被掩埋在地底碳化,用手攤開就會碎成粉屑,湮沒原本記載的訊息。參賽者若能想到辦法利用機器學習讀到手稿內部,將可共享超過100萬美元的獎金...
測繪地底世界的研究員已愈來愈了解地震波的移動方式──以及潛藏危險之處。 撰文:羅賓.喬治.安德魯斯 ROBIN GEORGE ANDRES 加州地底藏著一座斷層迷宮。所謂斷層,是大塊岩石沿著彼此的側面、上方、下方滑動或彼此擠壓的地方。它們用指甲生長的速度移動,直到最後劇烈搖晃,地面也跟著震顫。破壞力強大的地震無可避免會晃動加州。沒有能防止地震來襲的方法,但了解地震容易發生的地點和地震可能釋放的力量,代表地方居民可以預先準備。 換句話說,減輕這些未來災害的最佳方法,是繪出地底世界的地圖,標出每一道斷層並監測斷層活動。 為了創建這樣的地圖,研究人員在地表...
AI 如何看圖說故事? 看圖說故事對人類來說,是輕鬆好玩的事,但對 AI 來說,卻是巨大挑戰,因為這代表 AI 必須看出圖中有哪些物件、理解圖片意義、能夠生成文句,還要看懂圖片間的因果邏輯。在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古倫維副研究員的努力下, AI 看圖說故事的能力有了很大的進展。她的模型有什麼獨特之處呢?跟著研之有物一起來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