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3 筆相關資料
醫師並未向婦女警告,接種疫苗後預期會出現暫時性月經紊亂,且罹患嚴重的COVID-19後會發生更明顯的問題。 瑞雯.拉.菲依(Raven La Fae)是加拿大卡加利(Calgary)一名31歲的藝術家,她幾乎總是能準確預測自己的經期──每28天來一次月經,持續5天。但在感染COVID-19之後,她不再能預測經期了。 拉.菲依因為染疫,度過了痛苦的兩週。她的月經週期在那段期間來潮,所以她並不意外。令她震驚的是月經持續的時間,居然長達10天。 拉.菲依哀嘆說:「從那時起,我的月經就變得很怪。」而當她再度感染COVID時,月經週期就變得更難以預測。雖然月經週期之間的日子大多恢復正常...
初潮與絕經,是女人重要的生命歷程。人們鮮少從性別醫療史的角度探討,陰晴不定大姨媽、更年期老女人等論述,卻始終如影隨形。當月經不再來,50 後的女人如何被看待、定義?醫療如何介入女性的身體?背後隱含了什麼身體觀?「研之有物」專訪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李貞德研究員,考察古人面對「絕經」的歷史脈絡,提供對熟齡女性醫療關懷的省思。
林念慈在尼泊爾創辦布衛生棉社會企業,不僅轉化了自身,也為世界帶來改變。2017年她入選BBC全球百大女性,她說這份榮耀歸功於團隊的共同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