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登入
AD
標籤
共 3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隨著COVID-19大流行,醫療性一次產品需求與廢棄物皆大幅增加。據統計,全球每月約使用1940億個一次性口罩和手套。近期有研究指出,每片口罩老化後可能釋放出10億顆塑膠微粒,這些塑膠是否增加病毒在環境中附著傳播的能力,引起社會關注。專家表示,人類社會已然居於「塑膠時代」,大量媒體報導也讓塑膠微粒議題浮上檯面,但目前科學進展卻仍無法確認,塑膠微粒是否會對人體產生直接危害。
研究人員從高速攝影的影像中發現,打噴嚏時噴出的唾液和黏液飛行距離比目前建議的社交距離還長,而小飛沫在空氣中能夠停留的時間也比預期的更久。
隨著疫情發燒,口罩使用量暴增,香港沿海出現「口罩垃圾潮」,引發立委關切。3月16日立委張宏陸向海委會質詢臺灣海廢狀況,發現廢棄口罩也在臺灣海岸現蹤、恐成防疫漏洞。 海洋委員會主委李仲威指出,臺灣海廢口罩呈零星出現,初估是本土垃圾,他坦承尚未對這些口罩檢驗,之後會積極處理。 臺灣淨灘團體RE-THINK上週在北部海岸進行場勘,10個海灘均發現廢棄口罩,數量約3~5個,判斷是本土垃圾,呼籲大眾務必好好處理用過的口罩。
跟著國家地理攝影師回顧全年精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