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標籤

#原住民

共 6 筆相關資料

「如果被當成罪人,怎麼把狩獵文化傳給下一代?」——專訪布農族獵人王光祿
科學與新知|
Oct. 21 2024

「如果被當成罪人,怎麼把狩獵文化傳給下一代?」——專訪布農族獵人王光祿

2013年7月,臺東海端布農族原住民王光祿(族名:Tama Talum)因母親想吃野味,持長槍獵捕長鬃山羊、山羌等保育動物,遭到警方逮捕起訴。 法院認為,獵捕保育動物是為提供母親食用,並非基於原住民傳統文化或祭典,或是具有學術教育目的,被認定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此外,王光祿打獵時使用的土製長槍是在部落撿到的,被法院認定不符《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中許可的原住民自製獵槍條件。

原民小米文化失落、高齡化、主食習慣改變——但保種的人仍在努力
歷史與文化|
Jul. 01 2024

原民小米文化失落、高齡化、主食習慣改變——但保種的人仍在努力

小米耐旱且抗病蟲害,是原住民過去的主要糧食,也是傳統文化的維繫;面對氣候變遷,維持種子多樣性,才可避免糧荒。位於臺東縣金峰鄉的新興國小,有幾片小小的小米種植地,讓原民學生了解祖先和族人耕種過程;每週四的午餐也加入營養豐富的小米,師生一嚐粒粒皆辛苦的成果。 臺灣小米在紀錄上曾有高達200多個品種,然而現代化農業發展及生活條件改變,其他作物取代了小米。但仍然有一群人在默默耕耘,從農田到餐桌、小自社區大到政策,仍在努力保種中。

國際小米年 臺北植物園將五種小米帶進城市裡
歷史與文化|
Jul. 28 2023

國際小米年 臺北植物園將五種小米帶進城市裡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小米是原住民視為有「靈」的傳統主食,各族都有小米相關的神話。氣候變遷下,小米也被視為耐旱的關鍵作物。今年是聯合國訂定的「國際小米年」,為推廣小米知識與文化的復興,臺北植物園與南投卡里布安部落合作,在園區內開設「國際小米年傳統穀物與部落文化」展覽,也在民族植物區栽種五種來自部落的小米。

《南島起源》音樂會 傾聽土地與語言的力量
活動|
新聞稿

《南島起源》音樂會 傾聽土地與語言的力量

國家地理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探索南島語族五千年來,以臺灣為起點進行文化遷徙與擴散的《南島起源》節目。2月下旬於臺灣國家地理頻道及國際播出後,獲得許多迴響與討論。為了讓更多的觀眾能夠欣賞到此節目,原住民族電視臺接續播映,另外在Taiwan Plus網站上也能夠欣賞到英文版完整節目。

為何公開未曾與外界接觸的亞馬遜部落,或許有助於挽救他們?
環境與保育|
Sep. 13 2018

為何公開未曾與外界接觸的亞馬遜部落,或許有助於挽救他們?

這支拍攝到巴西境內遺世獨立的亞馬遜部落影片在最近釋出,並且引發論戰。人們議論著是否應該向這些人群投注他們未曾尋求的關注。 巴西朗多尼亞州(Rondônia)塔納魯原住民保留地(Tanaru Indigenous Land)內「孤獨倖存者」稍縱即逝的身影。COURTESY ACERVO/FUNAI 巴西於近幾週內釋出一些遺世獨立的原住民影片,反映了在人權官員之間增長的不安:可能已經沒有時間保護亞馬遜最後「與世隔絕」的部落和他們的熱帶雨林家園了。 巴西負責原住民事務的國家原住民基金會(National Indian Foundation,FUNAI)自七月以來已經公開兩支在田野...

馬背上的民族:獨特的牽繫
科學與新知|
Jan. 01 2016

馬背上的民族:獨特的牽繫

馬永遠地改變了北美大平原上的生活。 有了馬,部落能獵捕到過去難以企及的野牛數量;有了馬,力量的平衡被打破,馬背上的戰­士取得了優勢。馬更成為計量財富的標準。 對今日美國原住民而言,馬仍舊是傳統的象徵,仍是民族驕傲、民俗儀式與心靈療癒的泉源­。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