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2 筆相關資料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審校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ZSL)13日發布兩年一期的《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根據這份報告,從海洋到熱帶雨林,鳥類、魚類、兩生類動物和爬行類動物的數量大幅下降,在1970年至2018年間平均下降了2/3以上。 在森林砍伐、汙染、人類過度消費的壓力下,不到50年間,野生動物族群量平均下降了69%。兩年前,這個數字是68%,四年前是60%。
世界魚類洄游基金會(World Fish Migration Foundation)和倫敦動物學會(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於世界保育日發表了學界第一份洄游性淡水魚狀況全球綜合性報告。報告指出,由於水力發電、過度捕撈、氣候變遷和汙染增加,自1970年以來,報告中觀察的洄游性淡水魚族群平均下降了76%。 鮭魚、鱒魚和亞馬遜鴨嘴鯰等洄游性魚類攸關糧食安全需求以及全球數百萬人的生計。在歐洲多瑙河-喀爾巴阡地區,瀕臨滅絕的鱘魚曾經是當地經濟的要角,但由於過度捕撈和水壩阻擋洄游,族群已經嚴重下降,要花數十年才能復原,但在多瑙河地區國家的共同努力下,鱘魚很有希望再次...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