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19 筆相關資料
《國家地理》雜誌的攝影師冒險前往世界各個角落,拍攝了今年最動人的影像。本篇精選出最優秀的作品,還有影像背後的故事。 撰文:葛羅莉亞.劉 GLORIA LIU 地球上現在僅存兩隻北方白犀牛,都是母犀牛,在肯亞的奧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內受武裝警衛全天候守護。由於犀牛角是許多人覬覦的雕刻材料以及療效未經證實的藥材,這個白犀牛亞種遭到盜獵,已處於功能性滅絕的狀態,不過現在出現了很有希望的解決辦法。 今年1月,跨國計畫「生物救援」的科學家宣布,他們首度透過體外人工受精技術,把一個南方白犀牛胚胎植入另一隻代孕南方白犀牛體內,並成功懷孕。(由於一個多世紀以來的保育努力,曾經...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陳文姿 審校 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SCAR)最新報告證實,靠近南極的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上的巴布亞企鵝(gentoo penguin)死於H5N1禽流感,國際憂心病毒可能在南極造成重大災情。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謝明珊 編譯;陳文姿、林大利 審校 禽流感在全球造成上億隻的鳥類死亡後,逐漸逼近南極大陸。去(2023)年10月,科學家在靠近南極的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 Island)和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發現感染高病原性禽流感(HPAI)的鳥類後,科學家跟旅遊業均進入警戒狀態。
一項關於已滅絕企鵝和現存企鵝的大型研究顯示,企鵝可能無法適應現代暖化的極快步調。 企鵝滑下白雪皚皚的南極斜坡,然後迅速穿過冰冷的海水,似乎非常適應牠們的環境。然而,這些迷人的鳥類並非一直是無飛行能力的水中健將:從飛行演化到游泳,需要幾乎全新的技能組、體型及功能。 如今,新研究使用史無前例的化石紀錄和基因組資料組合,以詳細觀察這種前所未見的演化過程,並檢視氣候如何塑造企鵝的命運。 研究的共同作者丹尼爾.克塞普卡(Daniel Ksepka)說:「企鵝是演化最有趣的產物。」他是鳥類古生物學家,任職於康乃狄克州格林威治的布魯斯博物館。「牠們已經適應與祖先完全不一樣的體型構造和生活習...
位於南極半島(Antarctic Peninsula)尖端的迪塞普遜島 (Deception Island)是座火山島但同時也是超過10萬對企鵝的繁殖地。它的破火山口地形是人類與許多動物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