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共 6 筆相關資料
2024國家地理雜誌世界海洋日路跑,今天(6月2日)在宜蘭壯圍沙丘起跑,約7,000名跑友依次分組向前出發,其中4K路線經過壯圍海岸林生態復育沙灘,沿線景色美不勝收!《國家地理》雜誌10年來持續關注海洋不缺席,今年選定「鯨鯊」為主題動物,並攜手綠色和平基金會、中華鯨豚協會、自然野趣以及其他海洋保育單位,呼籲民眾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又不損害下個世代的需求,落實合理利用海洋資源建立永續發展的能力與保護海洋生態,現場有吃有喝又有得玩!賽道上的特色補給物資與完賽好禮有千沛能量棒、魔爪碳酸能量飲料、帕帕多餅乾、gatby抗菌濕巾與撒隆巴斯痠痛噴劑。更有許多具當地特色的攤位&市集,一起互動學習更多鯨...
模樣憨厚呆萌的海龜、聰敏機靈的鯨豚,或是多采多姿的珊瑚,都是海洋中的美麗風景,卻正遭逢生存危機。其實看似較嚇人的鯊魚,也需要您的愛護。因為海洋急需鯊魚! 鯊魚的運氣不太好,常常被塑造成冷酷、兇殘或嗜血的形象,出現在電影或其他影像作品裡。其實根據科學家對於目前已知的500多種鯊魚研究,得知鯊魚天性溫和,甚至害羞,不主動親近人,因此更別提主動傷害人類了。反倒是人類每年殺害高達一億隻鯊魚,造成鯊魚數量年年崩壞式下降,全球三分之一鯊魚物種,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為「瀕危」物種。
潛入海底世界,千姿百態、繽紛鮮豔的海洋生物令人大開眼界,各種魚、蝦、蟹類自在的穿梭在海藻叢林中,海藻林是絕大多數海洋生物棲息、覓食、避難的堡壘。而海藻之於地球還有著舉足輕重的必要存在,就是和森林一樣,能藉由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所需的氧氣,而且空氣淨化效能比陸地上的植物來得高,成為緩解地球暖化的一大屏障,因此不少科學家認為,海洋才是真正的「地球之肺」。 根據The Blue Carbon Initiative網站表示,全球83 %的碳循環是經由海洋進行,海洋不僅能調節大氣能量,也是碳捕捉與儲存的重要場域。而美國大氣及海洋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
每年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這是聯合國訂定的官方紀念日。在這專屬於海洋的日子,全球許多國家都舉辦一系列海洋相關的活動,即使不屬於聯合國一員的臺灣,包括官方和民間都有許多活動熱烈展開,希望藉此機會讓民眾更瞭解海洋,更關心海洋事務。 世界海洋日的起源是在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UNCED),也就是第一屆地球高峰會(The Earth Summit),由加拿大的國際海洋發展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Ocean Development)及加拿大海洋研究所(The Ocean Institute of Canada...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