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某些「飛蛇」能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但這些爬行類是真的能把自己往上拋到空中。
就沒手沒腿的動物而言,樹棲蛇類倒也挺能四處「趴趴走」的。
有許多種蛇會用所謂的「搭橋」(bridging)行為,把自己從一根樹枝拉到另一根樹枝上:牠們會將身體前半截伸向空中,像懸臂那樣,直到碰觸到夠粗大、足以支撐自己體重的東西為止。
有五種原生於亞洲、俗稱「飛蛇」的金花蛇屬(Chrysopelea)蛇類,擁有更酷的技巧:牠們可以在半空中把身體攤平,像鼯鼠一樣在樹梢間滑翔,有時滑翔距離能遠達90公尺。
撰文: JASON BITTEL
編譯: 鍾慧元
我們知道某些「飛蛇」能從一棵樹滑翔到另一棵樹,但這些爬行類是真的能把自己往上拋到空中。
就沒手沒腿的動物而言,樹棲蛇類倒也挺能四處「趴趴走」的。
有許多種蛇會用所謂的「搭橋」(bridging)行為,把自己從一根樹枝拉到另一根樹枝上:牠們會將身體前半截伸向空中,像懸臂那樣,直到碰觸到夠粗大、足以支撐自己體重的東西為止。
有五種原生於亞洲、俗稱「飛蛇」的金花蛇屬(Chrysopelea)蛇類,擁有更酷的技巧:牠們可以在半空中把身體攤平,像鼯鼠一樣在樹梢間滑翔,有時滑翔距離能遠達90公尺。
現在,證據顯示有一種過樹蛇屬(Dendrelaphis,親緣關係跟金花蛇屬很近)的澳洲蛇類竟然會「跳躍」。
當她的指導教授傑克.索洽(Jake Socha)在2010年於野外拍攝到過樹蛇(Dendrelaphis pictus)跳躍的影片時,身為國家地理探險家與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博士候選人的蜜雪兒.格拉漢姆(Michelle Graham)就被迷住了。
↑↑↑↑↑看這條馬來西亞的過樹蛇(D. pictus)躍過植物間的空隙。
格拉漢姆急著了解更多,於是前往澳洲,並暫時從當地野外抓來幾條過樹蛇,在以PVC管、樹枝和GoPro相機打造的實驗構造環境中,誘使牠們做出這種行為。
「基本上這就是個為蛇打造的小小叢林健身房。」格拉漢姆說。
藉著探索蛇在自己環境中移動的方式,科學家也展現了更多關於動物移動方式多樣性方面的見解,這也和這些奇特行為究竟是如何演化出來的有關。
大部分的人對自己生活在二維平面上這一點總覺得理所當然。一般來說,當你向前踏出一步時,可以信任地面會在那裡接住你的步伐。
但對生活在樹梢的動物來說,世界卻是高度不連貫的事物。鳥類靠著飛翔在這個立體空間中移動。吼猴在樹枝間盪來盪去。而樹懶就只是簡單地伸出手去,抓住牠們想去的下一根樹枝。但這種種行為,都需要蛇所沒有的靈活附肢。
「這些蛇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牠們雖沒有四肢,卻有能力做出這些有趣的移動行為。」格拉漢姆說。
當然了,要讓這些野生動物在叢林健身房裡展現出這些行為,可不是簡單的任務。格拉漢姆抓到的第一條樹蛇,剛好是一條體型蠻大的雌蛇,牠根本就「完全沒興趣做這種跳躍行為。」
↑↑↑↑↑印尼的叢林中,正進行著某些高風險的特技。
但她的耐心有了回報,在抓了許多條燕瘦環肥、大大小小的樹蛇之後,格拉漢姆終於可以確定過樹蛇屬的蛇真的可以把自己拋出、跳躍一段距離。
要做到這一點,蛇必須先潛行到目標下方──就說目標是某根樹枝好了──然後把自己往上彈,讓動能帶著牠們跳過那處距離。格拉漢姆計畫在2020年的兩篇科學論文中發表更多研究細節。
既然格拉漢姆已經確定了這些樹棲蛇類會跳躍,她想知道牠們為什麼要跳。
這看起來或許像普通常識,但格拉漢姆說,其實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好的證據能解釋為什麼那些滑翔動物要滑翔。有些科學家假設說,跳躍或滑翔能幫這些蛇、松鼠或蜥蜴節省時間或能量,但「並沒有能支持論點的實驗性研究」能證明這一點。
「要當第一個研究這種行為的人,表示你並不是真的知道蛇是在什麼情境下做出這種行為,」格拉漢姆說。跳躍是「逃跑行為嗎?是普遍的行動方式嗎?或者只是為了高興才這樣?沒有人知道,對不對?」
布魯斯.傑恩(Bruce Jayne)是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的功能型態(functional morphology)學家,他說格拉漢姆決定先研究飛蛇的近親物種是很聰明的,因為可以讓我們更了解這些跳躍和滑翔的行為如何演化。
「說真的,飛蛇的這種能力是多麼特別啊!」傑恩說:「如果我們研究牠們的近親,是不是真的能看到這種行為的先例?或許飛蛇只是某種連續體的其中一端而已。」
無論如何,他說他都很欣賞這個研究,因為他知道要研究這些特定蛇類是多麼辛苦。
「當你做這類研究的時候,可能就只能碰運氣。」傑恩說:「但看看[索洽實驗室的]追蹤紀錄,我認為若是有人做得到,那個團隊都做得到。」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