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尋 電子雜誌搜尋

AD

ad970250

不錯過知識訊息,立即加入國家地理官方X

May. 25 2013

暗夜獵手

  • 暗夜獵手

    暗夜獵手

1

蠍子的外殼是由一層幾丁質構成,其中所含化學物質在紫外線或月光照射下會反射出螢光,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蠍子發出螢光的功能,有人認為可能是為了吸引那些趨光性的昆蟲。攝影:肖詩白

 

撰文、攝影:肖詩白

 

AD

ads-parallax

立夏剛過,當夜幕降臨,中國河北承德的一個小村落,偶爾能聽見螻蛄像幽靈般的低唱。大人擔心今年玉米的收成,吃過晚飯就準備帶著孩子到田間尋找這種專吃莊稼的昆蟲。今年滿七歲的大龍拿好手電筒,剛剛把腳伸進鞋子裡,突然感覺腳趾觸碰到一個「燒紅的碳球」,這種疼痛的刺激使他猛然將腳從鞋中抽出,他差點哭了出來,但那種難以形容的痛苦卻愈演愈烈。在他的哀嚎聲中,一隻4公分長的蠍子悄悄地從他的鞋子裡頭爬了出來。

 

這隻東亞鉗蠍在一瞬間,透過螫刺在大龍的皮下注射了0.1毫克左右的毒液。每種蠍子的螫刺都連著一對毒囊,毒囊的腺體細胞分泌的毒液會透過螫刺注入獵物、麻痺獵物。然而世界上一千多種的蠍子中,只有25種左右會對人類造成致命傷害,東亞鉗蠍的毒液對人造成的傷害還不算太嚴重,疼痛和局部腫脹會在12小時後逐漸緩解。

 

在中國農村,被蠍子螫刺的意外時有所聞,農民也不會覺得奇怪,因為偶爾會有蠍子藏匿在雜亂的儲物間或廚房裡。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東亞鉗蠍,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東、甘肅、山西和陝西,牠們喜歡稍微潮溼陰暗的環境,多半生活在山區的石縫與農村的磚牆縫隙裡,在夏季的夜間出來活動,這是牠們主要的覓食時間。

 

東亞鉗蠍的主要食物是螻蛄、蟋蟀和蚱蜢。在節肢動物中,蠍子是個非常精明的獵手;事實上,這個獵手的視力幾乎全盲,但在上億年的演化過程中,牠們的視力缺陷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感知絨毛的補償,這種微小的毛髮覆蓋蠍子全身,可以感應空氣中的微弱氣流和地面上的震動,讓牠們有效地了解獵物的位置。

 

蠍子與其他節肢動物的典型區別是牠們身體前部發達的鉗肢,主要是用來捕捉或控制獵物。牠們會根據獵物大小甚至反抗程度來考慮如何使用鉗肢,一般情況之下,蠍子對於體型較小的獵物只用鉗肢就可以對付,而對於體型較大的獵物則會先夾住對方,依據對方掙脫的力道再考慮要不要給獵物來上一針,甚至決定要注入多少毒液。由於合成毒液十分耗費能量,因此非到必要關頭,不會輕易使用。

 

蠍子另一顯著的特徵就是牠可以捲曲的尾巴和尾端的螫刺,儲存在毒囊裡的毒液可以透過螫刺迅速注入獵物,並立刻生效,將獵物麻痺,供蠍子大快朵頤。蠍子並沒有我們所謂的牙齒,牠的口器有一對鋸齒狀突起的螯肢,這兩個螯肢可以撕開獵物,將獵物的組織碾碎,再吃進腹內。

 

雄蠍邂逅雌蠍時,會試圖用自己的鉗肢夾住或撞擊對方的鉗肢,表面看起來有點像在爭鬥,實際上是一種類似拉扯的親密行為,在一進一退的過程中互相交換彼此的氣味與信號。這樣的求偶行為可能會持續兩至三個小時,甚至一個晚上。隨後蠍子完全靜止下來。接著雄蠍會排出只有幾毫米長的儲精囊,類似一棵極其微小的枯黃草稈,然後引導雌蠍坐在儲精囊上。當雌蠍把儲精囊引入自己的生殖器之後,精子釋出,交配就完成了。

 

大部分的蠍子為卵胎生,受精卵在雌性體內經過2到22個月不等的孵化期,幼體成型後,會一隻隻地爬出母體,此時幼蠍外殼呈乳白色,柔軟且極其脆弱,活動範圍僅限於母親的背上。母體對幼蠍的保護會持續5到30天不等,當幼蠍的外殼硬化後,就會「下背」活動。幼蠍的數量根據蠍子的種類而有所差異,以東亞鉗蠍來說,通常在15至20隻之間,而其他蠍子一次產下的幼體數量從3至110隻不等。

 

當時節進入小滿後的夜晚,大龍和父親會帶上一個空瓶子與鑷子,並使用一種紫外線手電筒,在村裡老房子的牆角周圍搜尋東亞鉗蠍。蠍子的外殼是由一層幾丁質構成,其中所含的化學物質在月光或紫外線燈光的照射下會反射出螢光。科學家還不清楚蠍子發出螢光的功能,有人認為可能是為了吸引趨光性的昆蟲。

 

因此,大龍和父親很容易發現這些蠍子,並用鑷子收集到瓶子裡。在中國,蠍子在傳統中醫裡被視為五毒之首,是非常名貴的藥材,中藥材裡的「全蠍」指的就是東亞鉗蠍,中醫有一種說法是「以毒攻毒」,而蠍子入藥的部分原因正是因為牠具有毒性。河北的農村居民有抓蠍子的習慣,每個村子都有人收購,一隻成體大約一元人民幣,一個幼體約五毛錢。

 

雖然蠍子的夜行性與毒螫令人心生恐懼,但牠們的歷史遠比人類古老,並且有驚人的生存能力與頑強的適應性。

 

NOV. 2024

AI世紀革命

從醫學、考古、太空探索到動物溝通,人工智慧的應用正急速拓展科學新疆界

AI世紀革命

AD

熱門精選

AD

ad300600

AD

Subscribe
立即訂閱
keyboard_arrow_up

AD

ad9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