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年前的「艾特維女孩」(Egtved Girl)保存得極為完整的骨骸,顯示出她四處旅行,在她那個年代是位具有高社會地位的女子。
即使死於大約3500年前,艾特維女孩卻訴說著一則驚人的現代故事。
這名具有代表性的青銅時代女子保存良好的骨骸於1921年在丹麥的艾特維附近出土,一項新的分析指出她生於他處,一生當中雲遊四海。
3500年前的「艾特維女孩」(Egtved Girl)保存得極為完整的骨骸,顯示出她四處旅行,在她那個年代是位具有高社會地位的女子。
即使死於大約3500年前,艾特維女孩卻訴說著一則驚人的現代故事。
這名具有代表性的青銅時代女子保存良好的骨骸於1921年在丹麥的艾特維附近出土,一項新的分析指出她生於他處,一生當中雲遊四海。
艾特維女孩完全不是宅女類型,她具體展現出一種四處活動的世界主義觀。
「我們認為今日的自己是高度發展的人類,好似全球化是新鮮事,」丹麥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Denmark)考古學家卡琳•芙亥(Karin Frei)說道,她主筆的新研究論文於5月21日發表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中。「但當我們進一步了解史前時代,就會發現我們早已全球化了。」
芙亥專門分析鍶分子組成的細微變化,它是廣泛分布於地球基岩並累積於動植物組織裡的元素。它的變化因地而異,形成可辨識的地方記號,芙亥比喻:「就像是地質學上的衛星定位系統。」
將艾特維女孩體內殘留的鍶對照西北歐地區鍶元素特有的記號,就有可能判斷她在人生不同階段時各住在哪裡。
自兒時起即沉積在她牙齒裡的鍶元素,顯示出她可能出生在今日的德國西南部,距離艾特維約805公里。
確切的地點較難認定,但艾特維女孩身上衣物——上衣搭配裙子,在今日都不嫌過時——的羊毛纖維似乎是來自德國的黑森林。
「她是丹麥人認可的大人物,孩子會在學校學習關於她的事,」芙亥說。「她的確是在丹麥出土的,但她是非常國際化的女子。」
她的頭髮和拇指的指甲內含有生前最後兩年所累積的鍶元素,揭示了兩趟往返丹麥和出生地之間的旅行。
我們無法確知為何艾特維女孩要旅行,然而青銅時代是酋邦之間擴大結盟的時期。芙亥推測,死於16至18歲之間的艾特維女孩,可能是為了協助結成一個聯盟或促成某項交易而出嫁。
這項研究「引發對青銅時代的社會階級制度,以及遠距交流和旅行本質的疑問,」歷史英格蘭(Historic England,管理英格蘭歷史遺址的機構)學者喬納森•萊斯特(Jonathan Last)說。
由於缺乏更多證據,萊斯特謹慎地表示,很難判斷艾特維女孩是否奉父母之命成婚而移居。他說:「我反而想知道,這些來來回回的旅程,是否說明這名女子其實擁有較多的自主權?」
那個年代的斯堪地那維亞女性有時握有政權,尤其是家族領導者缺乏直系男性繼承人的時候,丹麥國家博物館青銅時期專家弗萊明•凱爾(Flemming Kaul)說。
「青銅時代的北方女性有可能自行協商與建立友誼,不見得要透過婚姻關係,」凱爾表示。
據此觀點,艾特維女孩可能從變得鼓勵款待旅者與客人、讓長途旅行成為可能的社會習俗中受惠;新的習俗也奠定了以貿易為主的經濟基礎。
艾特維女孩勾勒出這些可能性,而進一步的研究或許會提出更多。
「不知道為什麼,她變得愈來愈神祕,」芙亥說。「她很久以前就出土了,如今卻仍有這麼多故事可以告訴我們。」
撰文:Brandon Keim, National Geographic(透過Twitter關注作者)
編譯:居芮筠
AD